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景芳  李通理 《山西金融》2002,(12):69-69,80
抵贷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三方协商,或经仲裁机构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以借款人、担保人的抵押物、质押物或其他资产抵偿所欠金融机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待处理资产。近年来,金融机构采取回收抵贷资产的情况大量增加。下面结合农村信用社抵贷资产管理的现状,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戴勇 《金融纵横》2004,(6):43-44,53
抵贷资产是指借款人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不能以货币资金足额、按时归还借款本息时,经贷款人、借款人、担保人三方协商,或经法院判决、裁定、调解或仲裁机构裁决,以抵、质押物或其他资产折价抵偿贷款本息所取得的资产。当前,抵贷资产已被金融机构作为抵御信贷风险的重要屏障和手段,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抵债资产是借款单位(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宣告破产,经合法手续清算后,通过借款人、担保人、债权人三方协商或申请法院诉讼、仲裁机关仲裁等方式,使债权人通过以物抵贷方式受偿并依法取得产权或处分权的财产,是金融机构弥补贷款损失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李翌 《西南金融》2005,(3):33-34
抵债资产是借款人在不能按约归还到期贷款时,金融机构根据贷款合同及有关法律规定,按法定程序取得借款人、担保人的资产,以抵偿所欠贷款本息而形成的待处理资产。它是金融机构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御信贷风险的重要屏障和手段..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对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力度的加大,接收的抵债资产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一、抵贷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接收程序不规范。许多城市信用社在取得抵贷资产时,没有按规定与借款人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并到公证部门进行公证,或者经仲裁机构裁决、法院判决取得合法的裁定书或判决书。有的仅凭口头协议,有的是单位和个人出具的简单证明,有的是信用社自己开出的收据,且信用社取得的大部分抵贷资产都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这些做法极易造成经济纠纷,不利于信用社信贷资产的保全。  相似文献   

6.
抵贷资产就是指在银行信贷资金注入企业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借款人无法如期归还借款本息时,经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等共同协商,或经过法律诉讼、仲裁机构仲裁,用借款人、担保人的抵押物、质押物或其他非货币资产抵偿借款人所欠银行贷款本息而形成的待处理资产.  相似文献   

7.
以资抵贷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归还贷款时,以自己的产品、生产资料等物资来抵偿金融机构到期贷款的一种债务偿还方式,是金融机构在企业改制条件下保全信贷资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通过以资抵贷的办法,农村信用社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一些多年未能清理的债权得到了清偿。  相似文献   

8.
郭敏 《西南金融》2005,(12):22-23
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迅速增加,但因缺乏统一规范,抵贷资产在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本文对抵贷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把好抵贷资产入口关、加强对抵贷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以现金偿还所欠银行债务,或借款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问题,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根据合同及有关法律规定,经与借款人、担保人协议,或经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以抵、质押品或其他货币财产拍卖变现后归  相似文献   

10.
王世强 《西南金融》2005,(12):49-50
近年来,借款人或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而以资产抵偿农信社贷款本息的情况大量增加,农村信用社取得的抵债资产也逐渐增多,这无疑在减少资产损失、降低信贷风险、增强社会信用观念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最近通过对自贡市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情况的调查,当前农村信用社在抵债资产的接收、保管、处置等各环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实际上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新的风险源之一。如何加强抵债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提高其效益性,已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苏建军 《西安金融》2004,(1):30-30,11
银行发放抵押贷款和抵贷资产的处置,在有效控制风险、提高资产质量方面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操作中也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一、存在的问题(一)贷款抵押资产评估登记涉及部门较多,手续繁琐,评估定价失真。不论是企业办理抵押贷款,还是银行处置抵贷资产,均要经过土地、房产、工商、税务、公证、法院等多个行政环节。借款人办理抵押贷款,大多以土地、房产、设备等类别的财产作抵押,因“政出多门”,且各部门在办理评估登记中的要求各异,造成借款人人力、物力等许多方面的负担。同时,在实际评估中还存在贷款抵押资产评…  相似文献   

12.
张一兵  陆强 《浙江金融》2002,(3):22-22,16
抵债资产是金融机构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御信贷风险的重要屏障和手段.其能否及时、足额地变现,对于金融机构保全贷款,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以物抵债作为保全信贷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被金融机构广泛运用.但是,金融机构在抵债资产管理与核算方面缺乏规范和科学的标准,抵债资产变现时间长、费用高、损失大,不利于金融机构保全贷款和稳健经营,这不仅降低了效益,而且形成了新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济南金融》2005,(3):68-69
笔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通过分析,笔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费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14.
孙勇 《理财》2003,(1):39-39
近年来,在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性投资公司审计中发现,贷款企业在无资金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以其固定资产、货物抵偿贷款。因商业银行、金融性投资公司对抵贷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为:1.抵贷资产实际价值未经评估机构的评估、鉴定,过高估价充抵贷款,形成潜在的损失。例如,某县化肥厂以化肥抵某开发公司的贷款,每吨化肥价格高于市场零售价近100元,入账价值共计690370元,在化肥抵贷之时就已是潜亏了。2.抵贷资产无完整的记录。因商业银行和金融性投资公司在接收抵贷资产时,其存放、保管、过户出现…  相似文献   

15.
以物抵债是指债务人将货币财产折价归金融机构所有,用以抵偿金融债务的行为。以物抵债一般基于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和当事人双方的约定发生。由于金融部门在处置实物资产方面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使得各金融机构在抵贷资产变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点问题,需引起关注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张勇 《金融会计》2005,(4):22-23
笔者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一方面造成商业银行为了短期利益而不对抵贷资产进行处置,长期挂账和闲置,最后形成严重潜亏;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真实性,不利于加强抵贷资产的管理。未处置抵贷资产作为非生息资产,大量占用了银行的信贷资金,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不利于银行自身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严重制约银行发展和稳健经营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赋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17.
张成 《上海会计》2003,(2):33-34
当前,金融机构抵贷资产占着整个资产一定的比例,且有增加的趋势。对抵贷资产的盘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难度也会更大,盘活的边际效果也将递减。为有效地盘活抵贷资产,笔者认为应完善抵贷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抵贷资产管理,求得有关部门理解、支持和配合,寻求出路,切实提高抵贷资产的使用效益。为此建议:1. 制定统一的《抵贷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对不良贷款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统一的《抵贷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抵贷资产的认定、接受、管理…  相似文献   

18.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一般认为,由于借款人到期不能归还贷款致使贷款逾期,银行在与借款人协商、调解无效时,通常采取诉讼或仲裁方式清收贷款,解决争议。但对于贷款在发放后至逾期前这一阶段,由于客观条件变化,借款人(包括抵押人、保证人,下同)履约意愿、履约能力发生重大变动有可能影响贷款到期归还时,事实上形成了贷款的风险,此时银行面临着单方提前收回贷款、中止合同、解除合同,或与借款人协商变更合同、  相似文献   

19.
刘强 《金融与市场》2003,(10):19-20
在金融机构贷款管理中,借款人“以资抵贷”问题有越来越为突出的趋势,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较大风险隐患,有必要通过内部和外部的解决办法加以处置。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一直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般交易行为而需缴纳相关税费。据调查,银行机构在接收、变现抵债资产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税费约占抵债资产价格的三成左右。金融机构处置抵贷资产所支付的税费过重,已经阻碍其处置不良资产步伐,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