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货币流动性失衡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总量和变动趋势两个层次构建指标来测度我国货币流动性状况,并应用到实践中,发现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的总量仍然偏多,只不过货币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放缓,并进一步指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疏导隐藏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是解决我国货币流动性失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和私人货币供给等因素导致货币总量指标无法有效控制,且货币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变量关系疏远.历史经验表明,大多数国家面对货币总量指标失效的首要反应是扩大货币总量统计范围;当扩大的货币总量指标依然无法提高货币政策效果时,则放弃该指标,转而盯住利率目标或其他.本文从货币史的角度,分析和比较美国、欧盟及美国当前的货币总量指标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依据;并探讨了货币总量指标不断失效的原因、货币总量指标在各国货币政策框架中角色转换的原因和对中国货币统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货币流动性失衡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总量和变动趋势两个层次构建指标来测度我国货币流动性状况,并应用到实践中,发现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的总量仍然偏多,只不过货币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放缓,并进一步指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疏导隐藏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是解决我国货币流动性失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官方公布的简单相加货币总量违背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对简单相加总量的一种改进,学者们目前提出了迪维西亚货币总量、现金等价物货币总量、费雪货币存量指数和动量化货币。本文分析了各货币总量理论上的优缺点,并通过归纳和梳理相关文献,基于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三个原则,认为迪维西亚总量最适合作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观察流动性过剩的国际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曙松 《中国金融》2007,(20):42-43
对流动性的不同界定当前不少讨论都在用流动性这个词汇,但实际上各自表达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流动性可以指存量意义上的流动性(如货币总量、金融资产总量等),或者指这些总量的相关比率(如货币供应量或者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其次,流动性还可以指增量的流动性,比如央行的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6.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近乎零利率刺激的情形下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依然居高不下.直面短期利率传导不畅的现实困境,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重新祭起货币总量宽松的大旗,这也促使学界开始重新考虑广义货币、融资总量和流动性的作用.如何在主流凯恩斯范式下重构包含了货币(put money back)的统一模式,审视广义货币、融资总量及其对市场风险溢价的影响,也就成为了货币经济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就我国而言,在现阶段“价格中介尚未形成,而数量中介逐渐失去调控效果之时”,建议未来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适时考虑向包括债券等多元直接融资工具在内的社会融资规模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出台背景与特征,并进一步说明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相关争论与看法,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建立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融资总量、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总量相关数据,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否优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融资总量改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即将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背景下,传统的基础货币必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从货币的内涵及表现形式、货币的结构和总量、货币的供需、货币的库存及券别结构等方面,探究数字货币的推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以准确把握数字货币在取代基础货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科学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5年货币政策会偏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总量紧了,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之间的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了,这似乎在不断地证明货币调控的总量政策似乎难以解决体制性、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货币经济学中,恰当的货币定义一直是各学术流派争论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许多创新型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货币特征,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从中央银行金融统计理论与实务角度,对尚未纳入我国货币总量的部分金融创新产品的货币性进行讨论,对我国更宽范围货币总量定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Since a crisis is a shock impinging on a system, the response can be used to deduce aspects of the system's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crisis and recovery suggests aggregate supply in India is elastic but subject to upward shock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cyclical policy and for fiscal consolidation. Both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should identify measures that would reduce costs, while avoiding too large a demand contraction. Specific policies are identified and Indian policie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增加了其潜在的系统风险,存在弱化金融市场效率并破坏系统稳定性的可能。因此,在我国建立和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要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的积极作用,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中央银行的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重点对中央银行是否应当直接以经济活动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兼顾金融稳定、关注汇率以及如何应对名义利率下限等四个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的货币效应分析及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库现金余额因国家财力增长及预算收支进度不均衡等因素出现大幅上升,闲置国库现金运用对货币供应的影响日益显著。该文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特点,通过模型构建简单分析了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的年度货币效应,以揭示其货币效应的影响因素,并从建立健全法规规章、提高国库收支预测水平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库现金业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使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变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长期,我国货币乘数和电子货币使用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漏损率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具有双重作用,且使货币乘数下降的作用更强。(2)在短期,我国狭义货币乘数非均衡的自我纠正速度快于广义货币乘数;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使得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出现了同向变化的情况.这与长期的结果相反。(3)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强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市场的发展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如作用对象向多元化的转变、传导机制向双轨制的转变、削弱了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效力等。立足我国现实情况,央行应从改善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加强理论研究、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制于外汇储备使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双顺差积聚起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也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有关。应该改善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为意愿结售汇制度,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打通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长期使用外汇冲销干预带来的各种政策弊端和机制扭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都在致力于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而理性预期、信息不对称和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构成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基础。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曾康霖  支俊立 《征信》2020,38(3):1-10
货币政策的理论脉络是基于需求不足。凯恩斯学派与弗里德曼的思维逻辑差别是利率主要直接由什么决定,利率的作用会被什么因素抵消。货币政策的当代实践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作用的对象、范围、力度、效应;二是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新进展;三是中国货币政策怎样传导;四是要关注货币政策作用的差别。货币政策调控的中国创造即社会融资规模。结合中国实际,中国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主要是金融机构大面积的不健康;2015年中国股灾,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集中表现;要认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风险和金融周期形成的特殊机制;对怎样衡量适度货币供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其广泛开展将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金融市场结构,以及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资产证券化通过银行信贷和利率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并且将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难度加大,中央银行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