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巩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利益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开端,同时人民币走出国境会给我国带来新的风险和问题。也是中国走向独立强盛道路上必经的关键一步。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利弊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起,我国先后开展了跨境贸易以及投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工作。近几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的扩大,跨界人民币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而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结算的重要基础,在境外的存量也大幅度上升,大大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尤其针对上海、天津、附件、广州等自贸区,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和跨界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并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以及促进跨境人民币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4.
汪飘 《云南金融》2011,(8Z):9-10
自从2009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五个城市成功试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随之逐步扩大,商业银行代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加速扩张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从现状出发,在介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之后,指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及实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投资渠道拓宽、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9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五个城市成功试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随之逐步扩大,商业银行代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加速扩张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从现状出发,在介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之后,指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及实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投资渠道拓宽、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举措。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风险和损失,但长期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有利于业务结构多元化、开辟新的盈利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挖掘现有试点企业扩大内部需求、扩展国际化服务网络、通过提供贸易融资培育外部需求等,进一步拓展这一业务。  相似文献   

7.
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但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面临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偏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结构失衡、银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不强、企业缺乏结算货币选择权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为此,应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和区域分布结构,把握"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能力,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回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背景及理论研究,分析外向型企业及银行开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将面临的问题,提出贵州农行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币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贸易融资产品和人民币衍生品创新能力,推动贵州农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理办法出台后,在先遭受冷遇的情况下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重要货币之一,标志看人民币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本文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来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黎科  金超 《中国外资》2010,(24):30-3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理办法出台后,在先遭受冷遇的情况下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重要货币之一,标志看人民币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本文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琏来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以人民币报关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结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降低企业汇率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现行部分外汇管理政策也包含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那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否意味着,人民币不仅用于国内交易结算,同时可以在国际担当计价和交易货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否可以规避国内企业的汇率风险?就此类问题,记者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欣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双重利好。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源,而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未来人民币结算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推动上海成为人民币结算和清算中心,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从货币职能上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从地域上上也逐步从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层面逐步推进。国务院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使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进了实质眭的一步,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  相似文献   

14.
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2009年4月,我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从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组织对全市40家进出口企业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的重点内容:一是了解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背景,更好地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二是密切关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的进展情况,参考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发现本地区的潜力并改进不足之处;三是对本地区企业和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行性调查,掌握本地区的企业和银行的基本情况.宣传和动员企业和银行为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做好前瞻性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国家推进经济金融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促进贸易的便利化,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缓解我国长期大规模顺差局面,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9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较快,但由于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与阻碍.本文对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推动跨境贸易本币计价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提出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境贸易结算的背景、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开展跨境业务结算的现状,着重从商业银行、国内外企业、国家宏观政策制度设计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约束因素,最后从跨境结算的监管服务、支付体系建设、人民币回流以及出口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境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途径,该业务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与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以及境外流通等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使用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周边国家,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和存量都较为有限,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尚不高。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应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投资、建立健全人民币回流机制、加快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循序渐进推动金融开放。  相似文献   

20.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内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对结算参与微观主体意义,以及对外贸经济的推动作用几个方面,基本停留在微观研究层面,而对宏观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因素,分析对外贸易、外汇储备、汇率、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影响,将有利于厘清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