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改革中融资和再融资功能逐步恢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变化使得金融体系中的部分资金性质发生了改变,居民储蓄存款加快转化为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的资本金,转化为经济体系的资本金,很多居民自身也在过去单一债权人身份之上增加了股东身份。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资产扩张的能力提高、压力加大,宏观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金更加充实地增长,这种增长是更加健康的增长,而这也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不同以往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GDP数据的调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庞大的GDP和快速增长的经济记录显示,中国在事实上存在一个相当活跃的民间融资市场在支持经济增长,下一步需要正视并引导这种融资格局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2009,(14):20-20
过去的10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而持续,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擎作用——美国的借贷消费拉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充分抓住这一特点,扩大出口、加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具可持续性。尽管中国的金融市场没有充分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全球贸易量大幅萎缩,也造成了中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失业增加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采购》2010,(6):I0004-I0004
5月18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商务影像方案部在北京健一公馆举行了主题为“物竞天择,先进者适”的新品发布会,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智简imageRUNNER ADVANCE”新系列数码复合机。佳能中国区总裁小泽秀树在现场发言,他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平稳回升,佳能(中国)制定了25%的增长目标,而中国经济第一季度GDP增长已经达到11.9%,佳能(中国)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第一季度实现了35%以上的同比增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庄乾志 《国际融资》2001,12(9):53-55
中国大陆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高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8%~9%之间.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已经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陆惠敏 《现代金融》2003,(12):1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截至2003年7月,全国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0.6万亿元。怎样充分用活这笔资金,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博 《中国外资》2010,(4):7-9,11
一、引言 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增长,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具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类起来,无非是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8.
天勤 《国际融资》2009,(3):24-27
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还在蔓延,如何看待这一场危机?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反思?在大危机面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怎样的挑战?经济增长转型为什么如此艰难?中国经济是否还能一枝独秀?如何看待美国的金融创新?带着这些问题,《国际融资》记者采访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比较明显,即银行贷款增速低于全国贷款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率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引起许多疑惑,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亦受到质疑。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析和研究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揭示其中的迷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实事求是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郭浩 《金卡工程》2010,14(3):301-301
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今天,中国的中小企业出现了一种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的资本支持有很重要一部分是来源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意识到了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提出过应该给予民间借贷应有的地位。当然现今民间借贷的发展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本丈就民间借贷的相关发展情况,分别阐述了民间借贷的概念及特点、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的障碍因素以及相应的规范措施,来进一步让我们了解中小企业这一新的融资方式一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