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日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争议十分激烈,一些华尔街的银行家和国会议员将金融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指责"公允价值"会计正加速金融危机恶化,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然而,一些学者却认为公允价值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资产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不应成为金融危机的罪人,而是揭开次贷危机面纱的功臣.  相似文献   

2.
谢玲翌  庞茜 《会计师》2021,(13):1-2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外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是否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成为争论的热点话题.十几年间有关公允价值的讨论不断,这对公允价值未来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与顺周期效应直接相关,同时对如何避免顺周期效应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着手,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成为此次金融危机“潜罪革”角色的原因,从中反思了公允价值在实践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隐患.通过对金融危机演变、传导模式以及公允价值会计在危机期间所引发的顺周期效应及金融稳定问题的剖析,本文认为公允价值并非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产品复杂化带来的外部监管弱化,也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代表着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是会计计量领域的一种变革.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对公允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由此提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准则饱受质疑,特别是金融界有关人士认为会计上公允价值计量,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催化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实上,金融危机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市场波动的影响被公允价值准则所捕获,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之间具有相关性,但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它而引起的.从本质上看,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会计在国际上的使用有它严格的前提限定,否则,它就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收益的有效工具.本文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应用前提及应用现状进行思考,探讨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我国刚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准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本文从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8.
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饱受指责,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采取了允许金融机构不必按当前市价确认金融资产价值,重新分类金融资产以避免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等措施力图缓解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现代市场经济中仍有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基础。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并考虑如何实现金融危机中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和可比。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使得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文中对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界对公允价值的态度,并为公允价值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本轮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会计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公允价值会计绝非本轮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但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对金融危机的发展产生了助推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公允价值信息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有"独立计量属性观"、"复合计量属性观"、"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等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理解和规定密切相关。公允价值是在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逐步转向"基于价值会计"过程中形成的,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放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进行定位。"基于价值会计"在会计目标定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基于交易会计"有一定区别。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各种计量属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公允价值体现了"真实与公允"会计理念对采用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价值计量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将公允价值狭义地定位成一种具体计量属性,不仅与公允价值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的层次地位不符,也与各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整体精神相违背,还与实务界常用的计量属性之一——"现行市价"有重复之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59  
论文从两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剖析。首先从经验数据层面(数据来自美国证监会挑选的50家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应用结果进行了考察。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又从财务会计的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是有用的,将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相结合的公允价值会计却无用,因为它是估计数字,估计数字若在资产、负债、权益(净资产)和收益中确认,这就歪曲了财务报表的数字(真实数与估计数相混合,已实现的收益与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相混合)。历史成本信息由财务报表提供较好,而公允价值信息由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被指责为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即具有顺周期效应。本文通过模拟正常的商业周期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商业周期,比较了完全公允价值、混合计量属性两种计量模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不同影响。模拟的结果揭示了虽然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该波动反映了经济体自身波动,波动也不一定具有顺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必然导致顺周期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备受关注,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因此,本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决策有用观和金融创新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历史成本适用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缺乏相关性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该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会计信息,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胡奕明  刘奕均 《会计研究》2012,(6):12-18,92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倍受关注。一个焦点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会加剧市场波动。我们针对2007—2011年中国A股市场的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股价能够反应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且在市场波动期比平稳期反应更显著;2)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波动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市场波动期比在平稳期更加显著;3)波动率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正相关性主要出现在长周期上。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从经济分析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允价值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和重视,但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却备受责难,因此,更加值得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本文从经济分析的视角,对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探讨,从信息观与计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公允价值估值和公允价值利润的决策有用性问题,研究结论支持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并认为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适当、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既具有理论支持,也能够体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国际化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与金融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在转型期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中国特殊的银行信用制度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者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极有可能酿成金融的剧烈震荡.因此,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慎重地做出相关决策,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会计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之间争论的焦点.围绕着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国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业及监管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确实会对银行业及其监管、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决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财务报表的主要计量手段之前,需要对公允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不断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在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框架下,以权益投资者的企业价值评估为视角,探讨了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和应用问题。在资产负债会计体系下,即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无法反映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企业价值需要借助金融模型估计,传统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的净收益指标是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但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了逻辑一致性。这对权益估价模型的应用造成了干扰,从而损害了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有用性。论文认为对投资者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最佳方式是单独披露,而不是表内确认。最近FASB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有关会计准则的修订反映了计量方法多样化的趋势,但计量方法的优势并不取决于该计量方法是否符合计量对象的具体特点,而是是否符合会计系统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