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根本上来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是伴随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活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在不断探索中向前发展,先后经历了计划金融、重新建立与调整、创新深化等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农村没有形成真正的金融制度;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发展经历了先服务"先富"再服务"后富"、由计划到政府逐渐还权于市场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革符合先城镇再农村的"二元金融"发展逻辑。面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根本遵循,新时代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创新要求必须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实践普惠金融和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从而使农村金融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和赋能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东省首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009年云浮市以郁南县为试点,率先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郁南县的经验在于通过建立征信体系、政策性担保机制、贷款贴息机制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健全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短板,实现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二元失灵”及其矫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我国农村金融却长期存在着“二元失灵”问题。政府在农村金融管理中的缺位、越位和错位不仅未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相反还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失灵是农村金融失灵的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践表明,要解决农村金融的市场失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不当的政府介入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政策效果。论文讨论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首先从政府行为相关研究理论入手,重点探讨了政府定位以及以何种路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也日渐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具有种类多元化、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其发展过程具有历时时间长、投入成本高、政府参与性强的特征.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变革与创新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支持力度缺乏,农村金融支持力度缺乏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理论体系、支持农村济的建设与发展、设计针对西部地区的金融产业创新政策等手段,探索关于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天芸 《海南金融》2005,13(12):63-65
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金融中介机构,提高资金融通效率,而不是政府全面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因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使得政府的干预大多归于失败。但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必须注意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政府的金融干预政策应当注重从长期完善、促进和提高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市场环境的建设,以便市场参与者能根据价格和利润信号,有效分配资源。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同样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金融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提升农村金融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农村金融全方位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重点解决农村金融监管混乱等问题,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综合运行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高效的金融服务助推江苏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近年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江苏金融部门积极发挥金融杠杆的助推作用。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相比,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完善,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让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增强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创新金融服务,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助推器是农村金融。"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而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在于运行机制,只有对现行的运行机制中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方面进行改革,农村金融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略论县乡级党委、政府与当地农金部门的关系吕钜县乡级党委、政府与当地农村金融部门在行政上是条块之间的关系,从业务和人事方面来说,农村金融部门直接隶属上级银行领导与管理;但农金部门的党建、法制、计生和社会治安工作等,则应受当地党政的领导管理,才能更好地担...  相似文献   

12.
西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证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持。同样,我国的农村、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因此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对农村金融演化理论和国内农村金融相关研究进行简单回顾,然后对观念创新进行了定义同时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观念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金融机构、政府、农户三个方面提出了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农民收入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农"金融服务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正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当前调查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必要的意义。本文从辖内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及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入手,分析了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中存在的农村金融市场、抵押担保体系建设缓慢、资金外流、信贷产品创新滞后、金融生态欠佳等六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的命脉,大力、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让农村金融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才能稳定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角度,针对农村金融资源供求矛盾、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和个性化,此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金融需求为基础,积极开发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和营销机制,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的实践损害农村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衰退;农村金融市场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市场化;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主张政府应介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成为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有必要采取政府适当介入的方式来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缺陷、弥补市场的失灵。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意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改善推广、宣传方式,创新涉农金融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人为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导致农村领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单一,农村信用社占据了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垄断地位,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的实践损害农村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衰退;农村金融市场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市场化;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主张政府应介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陆福兴 《海南金融》2007,(9):71-73,85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取得许多可喜成就.但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结果还不尽如人意,仍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金融改革由于制度压抑缺乏内生力,政府单边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遭遇了农村社会的冷脸,只有进行制度创新,促进政府推动力与农村内生力有机对接,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