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欢 《当代金融研究》2015,2015(2):105-129
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对公司担保法律规则进行体系化解读。越权对外担保的上位概念是越权代表,对其效力的分析应以处理越权代表的一般规则为基础。越权代表所涉及的根本问题是代表行为是否归属于公司,《合同法》第50条中的"代表行为有效"应解释为"代表行为归属于公司",而非"合同有效"。只有在确定代表行为归属于公司之后,才能认定合同成立,进而对合同有效无效予以讨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判断中,越权对外担保具有与一般越权代表区别对待的正当性及必要性。2005年《公司法》第16条就是为此制定的区别对待立法,其着力点在于改变公司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判断中的不利地位。该规定以法律形式限制了代表人对外担保的决议权,因此第三人对公司对外担保是否得到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批准应负有形式审查义务。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法律界争议颇大。原《公司法》在公司担保规定上语意模糊,法律界对于其60条是限制公司对外担保还是限制董事、经理个人行为争论不休。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就公司对91、担保能力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较为原则,特别对于其16条第1款是否属于强制性条款,接受担保的债权人有无义务审核公司章程,  相似文献   

3.
何琛 《金卡工程》2010,14(5):38-39
对公司经理越权行为的效力判断,事实上就是法律在公司和交易第三人之间分配风险。文章以公司经理超越意定限制的越权行为为切入点,简要介绍效力判定的一般原则是保护善意第三人,重点分析如何在判断第三人的善意的基础上具体判断效力,最后根据投资人普遍不重视公司章程作用的现状,建议完善公司章程对经理越权行为的防范。  相似文献   

4.
新《公司法》在对待公司对外担保方面有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一是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无论是由董事会、股东会还是股东大会决定.无论担保总额及限额的多少,全部依据其公司章程作出。二是公司为关联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1)必须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董事会决议不具法律效力;(2)关联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所支配的股东回避:(3)表决权过半数通过;(4)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第16条关于公司担保决议的规定仅仅属于规范公司内部机构的程序性规范,其功能在于规范公司内部机构的行为,不宜直接作为认定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效力的直接依据。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担保合同)作为双方法律行为,既要体现公司意思,也要体现交易相对人即债权人的意思,存在一个利益平衡问题。违反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担保决议不宜一律认定为无效,而应按实际情况将之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交易相对人即债权人的主观意思来认定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担保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欧罗荣 《时代金融》2015,(3):132-133
本文从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司章程的特点和内容出发,对公司章程进行分析,明确提出公司章程一般情况下只对公司内部人发生约束力,但公司为他人提供的其他条款保障具有对外效力,章程经过登记之后可以对抗恶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7.
梁琳 《时代金融》2012,(21):146-147
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公司出具担保决议的合法有效性对银行主张担保物权有着重要影响,银行作为债权人为确保将来担保物权的顺利实现,应认真审核担保决议的合法有效性。本文从信贷实务角度出发,总结分析了银行在审查担保决议有效性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即公司章程、决议主体、决议内容以及决议效力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梁琳 《云南金融》2012,(7X):146-147
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公司出具担保决议的合法有效性对银行主张担保物权有着重要影响,银行作为债权人为确保将来担保物权的顺利实现,应认真审核担保决议的合法有效性。本文从信贷实务角度出发,总结分析了银行在审查担保决议有效性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即公司章程、决议主体、决议内容以及决议效力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田敏 《南方金融》2002,(5):25-26
一直以来,外汇局对担保行为的管理,仅限于对外担保类型.对外担保实质上是中国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或者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作出的外汇债务担保,是一种或有负债,有可能成为真实的外债.为防止不法机构通过对外担保变相地转让外债资金和偿债责任,恶意逃避我国外债规模管理,以及防止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偿还责任转让给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外担保受到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严格监管.在改革开放的22年期间,曾先后发布实施了三个规范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境内机构、尤其是境内外商投资企业或育债务的过快增长,防范了外债风险,同时促进了我国对外担保业务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企业债务违约造成的"担保危机"接连爆发,而上市公司因对外担保所引发的股价崩盘事件也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企业对外担保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担保比重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公司治理较差和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对外担保比重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担保引发股价崩盘风险提升的作用机制在于:(1)对外担保使得借款方的违约风险向担保方进行转移,加剧了担保企业的信用风险;(2)对外担保比例越高,管理层更倾向于通过信息披露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布更加乐观的业绩预告隐藏公司的负面信息.本文拓展和深化了企业对外担保和股价崩盘风险等领域的研究,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深刻地理解企业对外担保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与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企业要建立牢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扣调整过程是否真正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受到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企业治理不仅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是对企业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治理机制能从各方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得到良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在贷款担保方面的合作,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除了担保公司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或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导致担保公司将担保风险转嫁到银行外,银行自身认识和管理的不到位也是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是我国所颁布的第一部有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法规,这部法规的出台无疑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发展。本文从分析《条例》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发展入手,试图对《条例》的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4.
股份制商业银行高速扩张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应转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从以资产规模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提高资本收益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做好市场定位: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而言,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业;从空间定位角度而言,应定位于名副其实的地方性或区域性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做到:一是切实加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抑制金融腐败.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运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成功的 ,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年金计划的有力支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应该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但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企业不具备充分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条件 ,应该由商业保险承担起发展补充保险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股票市场的价格高低及变动是对股票内在价值高低及变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其价格的形成直接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影响和调节股票供求量的并不是单位股票绝对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动,而是股票作为投资品单位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动,同时也隐显了公司价值潜在的变动。因而,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投资实质上是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由于股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存在又使股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提升了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而也提升了公司的价值。这一表象正是引起股价波动背后的主要理性因素,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了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法理论在公司治理中引入了债权人参与机制。公司债债权人作为一种证券投资者,数量众多,力量分散,决定了其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不同于一般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公司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有:公司债债权人会议是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债券受托人董事、监事制度,公司债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比照其设立初衷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性的政策调整,一方面尝试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另一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仍需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全局范围内对其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 ,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 ,目前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 ,在理论上还缺乏研究 ,在实践上则存在形式主义盲目引进的倾向。为了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 ,本文认为必须客观地分析评价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 ,切忌把独立董事制度看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同时还必须从中国现存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公司制度的现实出发 ,建立健全中国式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动因、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被愈来愈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知识联盟,是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联盟的动因在于:获取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适应网络竞争的需要及促进研究与开发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既给合作方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同时也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在当前,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联盟与合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