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物抵贷是金融部门在企业改制的复杂环境下,金融部门为保全信贷资产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对于抵贷资产,金融部门将会面临着“保管难”、“变现难”等问题。如何活化抵贷资产,促其变现和增值,使信贷资产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勇 《理财》2003,(1):39-39
近年来,在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性投资公司审计中发现,贷款企业在无资金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以其固定资产、货物抵偿贷款。因商业银行、金融性投资公司对抵贷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为:1.抵贷资产实际价值未经评估机构的评估、鉴定,过高估价充抵贷款,形成潜在的损失。例如,某县化肥厂以化肥抵某开发公司的贷款,每吨化肥价格高于市场零售价近100元,入账价值共计690370元,在化肥抵贷之时就已是潜亏了。2.抵贷资产无完整的记录。因商业银行和金融性投资公司在接收抵贷资产时,其存放、保管、过户出现…  相似文献   

3.
收产抵贷业务作为促使金融债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成为当前金融机构普遍运用的收贷形式。此项业务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失,解决了欠贷企业还本付息难的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措施,收回抵贷资产,并想法设法促成抵贷资产返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农村信用社收产抵贷业务的开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金融企业抵贷资产的“冰棒效应”是指抵贷资产在金融企业持有、处置过程中,如同握在手中的冰棒一样,不断融化,使抵贷资产价格小断贬值的现象。据调查,“冰棒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以资抵贷方式是指债务人因资不抵债面临关停歇业,且已丧失以货币资产形式归还贷款的能力,而以其他各种资产来抵偿银行贷款本息。这一方式,作为银行保存和盘活信贷资产存量的一种新手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好银企关系。实施以资抵贷方式,主要是由银企双方协商为主,没有依法收贷方式那种强制性和权威性,企业在感情上相对容易接受一些;二是减少了依法收贷中各种诉讼费、执行费等开支,对于资金已是十分困难的企业来说,以资抵贷比通过依法上诉受欢迎;三是以资抵贷后,银行拥有资产的自主权,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张成 《上海会计》2003,(2):33-34
当前,金融机构抵贷资产占着整个资产一定的比例,且有增加的趋势。对抵贷资产的盘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难度也会更大,盘活的边际效果也将递减。为有效地盘活抵贷资产,笔者认为应完善抵贷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抵贷资产管理,求得有关部门理解、支持和配合,寻求出路,切实提高抵贷资产的使用效益。为此建议:1. 制定统一的《抵贷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对不良贷款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统一的《抵贷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抵贷资产的认定、接受、管理…  相似文献   

7.
金融企业抵贷资产的"冰棒效应"是指抵贷资产在金融企业持有、处置过程中,如同握在手中的冰棒一样,不断融化,使抵贷资产价格不断贬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勇 《金融会计》2005,(4):22-23
笔者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一方面造成商业银行为了短期利益而不对抵贷资产进行处置,长期挂账和闲置,最后形成严重潜亏;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真实性,不利于加强抵贷资产的管理。未处置抵贷资产作为非生息资产,大量占用了银行的信贷资金,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不利于银行自身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严重制约银行发展和稳健经营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赋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9.
以物抵债是指债务人将货币财产折价归金融机构所有,用以抵偿金融债务的行为。以物抵债一般基于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和当事人双方的约定发生。由于金融部门在处置实物资产方面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使得各金融机构在抵贷资产变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点问题,需引起关注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潘慧 《现代金融》2005,(1):22-22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企业优胜劣汰势在必行。为此,对经营不善、无法以货币资金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实行以资抵债,是农信社为保全信贷资产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保全和减少资产损失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对于抵贷资产,农信社亦面临着“保管难、变现难”等问题。如何活化抵贷资产,促其变现和增值,使信贷资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敏 《西南金融》2005,(12):22-23
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迅速增加,但因缺乏统一规范,抵贷资产在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本文对抵贷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把好抵贷资产入口关、加强对抵贷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建江 《甘肃金融》2001,(12):40-41
以物抵贷是企业在无力偿还银行债务的前提下,经银企双方协商同意,或经法院裁决,企业以有效资产抵顶银行贷款本息的一种财产转移形式,从而形成抵贷资产.如何解决好以物抵贷问题,如何盘活抵贷资产,使之能够按照法律程序尽快变现,而商业银行又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济南金融》2005,(3):68-69
笔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通过分析,笔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费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14.
以物抵贷是金融机构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抵贷资产风险也日益凸现,已成为制约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一家商业银行和两家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了抵贷资产专项调查,分析抵贷资产业务的风险状况及成因,提出完善抵贷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金融监管检查中发现,各家银行对以资抵贷业务的帐务处理很不统一。为规范抵贷资产的帐务处理,笔者结合财政部有关文件,介绍以资抵贷业务的帐务处理。 一、政策依据 根据财政部债字[1999]217号《关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监管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金融企业要健全抵债资产管理制度,拄制接收抵们资产的范围,严格接收标准。企业接收的抵债资产原则上不准自用,必须组织拍卖变现。特殊憎况懦要自用的,应专项申报,并视同新购资产,必须有固定资产购建指标,并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自用抵们资产列人固定资产,非自…  相似文献   

16.
<正>以物抵贷贷款是银行近几年来开办的一项新兴业务,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债权变产权来化解现存不良信贷资产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也是银行盘活不良贷款、减少资产损失、防范风险的“最后手段”。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保全信贷资产,银行将对更多的贷款企业实施以物抵贷。如何规范以物抵贷贷款的手续,加强抵贷资产的管理,促进抵贷资产的良性移位,维护银行权益,防止资产流失,也是我们值得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银行现行以物抵贷贷款的管理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潘慧 《金融纵横》2004,(10):56-57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企业优胜劣汰势在必行。为此,对经营不善无法以货币资金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实行以资抵债,是农信社为保全信贷资产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保全和减少资产损失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对于抵贷资产,农信社亦面临着“保管难,变现难”等问题。如何活化抵贷资产,促其变现和增值,使信贷资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银行信贷风险日趋明显。为了保全农行信贷资产,农总行出台了以资抵贷措施,即通过接收一部分企业资产以抵偿银行贷款,避免造成更大损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方法简单,急功近利。有些基层农行没有认真领会、认识以资抵贷的意义,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把以资抵贷作为转变贷款形态,从而减少不良贷款占比的一种手段,不管企业资产能不能抵,抵了再说,未能收到应有效果。2、评估抵贷财物价值有失偏颇。有的行评估企业抵贷财物的价格仅以过去法院裁定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以物抵贷作为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在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已被广泛运用,且抵贷资产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农信社在抵贷资产处置时没有一条有效途径,引发了资产损失的上升。因此,农信社迫切需要一条抵贷资产处置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费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