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今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呈加速推进态势,有望在今年实现全面的突破.从国际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存款定价全面放开后,负债的竞争性、波动性和不可控性加大,银行业盈利能力的自主权将更多地取决于资产业务,特别是贷款总量和信贷结构配置.从理论、实践、实证三方面的研究分析均显示,优化信贷结构是提高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承受力的重要途径.人民银行分支行要以优化信贷结构为着力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管理,完善定价机制,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积极主动适应改革,提高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24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健全利率传导机制已成为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工作重点.本文借助构建SVAR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分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向债券市场利率与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做了研究.研究发现,市场利率向信贷市场利率传导渠道不畅,而与债券市场利率的联动效应相对较好.为此,建议强化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替代效应、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的市场化水平、提高部分融资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日趋强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以适应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的金融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已经涉及到金融改革的两个核心部分,即利率的市场化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000年9月外币利率的放开,表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拉开了序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在今后三年中有理论、有政策、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抑制低率的投资、促进经济的差;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发展;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安排,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在肯定利率市场化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更要充分估计到利率市场化对社会需求扩大、国有企业生存和商业银行经营等方面所形成的压力。因此,中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密切结合经济实际,做好相关性改革与制度安排,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上海货币信贷工作主要措施2014年,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有针对性地预调微调,着力优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和社会流动性水平适度,引导金融机构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一)稳妥推进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改革,扎实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今年中国两会,经济领域中被谈及最多的就是"利率市场化"。不过闻者态度万千,有的如临大敌,有的亟不可待。不管怎样,其是中国推进整体改革的必然逻辑和趋势,是提振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剂良方.有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在很多地方已成为高利贷市场的推手,大力推进很可能导致高利贷集资合法化,而一味地强调利率市场化只会变相抬高利率,使中国民企获得信贷支持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实现利率市场化,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优化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近十多年来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并进一步提出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宣扬  靳庆鲁  李晓雪 《金融研究》2022,503(5):76-94
利率市场化对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自企业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利率市场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微观路径。本文基于我国贷款利率上限与下限的放开,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投资灵活性与增长期权价值。研究表明:贷款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能够通过调节利率来匹配企业风险,相比于中等风险企业,高风险(低风险)企业在贷款利率上限(下限)放开后以更高(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了更多信贷资源;信贷资源的增加为企业把握投资机会提供了资金支持,贷款利率上限(下限)放开后,高风险(低风险)企业的投资灵活性与增长期权价值显著提升。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为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95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始至今,已经经过了九年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利率放开还远远没有达到。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一是利率水平偏低。我国利率由于长期受到管制,利率水平很低,表现为名义利率去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利率接近于零,甚至是在零以下,为负利率。负利率的危害是严重的,从资金供给方来看,长期的负利率政策是对储户利益的极大损害。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其他投资工具的不断增加和优化,投资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和扩大,人们势必会将资金转向投资于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0.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以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风险高的公司在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风险高与低的公司,其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通过优化企业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干预更少和处于行业竞争度更高的公司受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大.本文为深入理解利率市场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经验支持,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海维  侯成琪 《金融研究》2023,511(1):57-74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估值、收入和现金流机制,追逐收益机制以及中央银行沟通和反应机制等渠道增加银行风险承担,通过风险转移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使用面板阈值模型,基于我国银行业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即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基准利率偏离泰勒规则利率的程度。当这种偏离小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当这种偏离大于门限值时,宽松货币政策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本文研究对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稳定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学界和社会公众再度提高对金融监管与宏观货币政策的重视。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在给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影子银行对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基于信用与宏观经济学理论并利用中国化宏观数据进行论证,将市场利率划分为商业银行体系利率与影子银行体系利率并以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商业银行的总体利率,以一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影子银行利率,以市盈利率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实际利率,并利用线性回归给出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社会总体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给物价和金融稳定施加一定的压力,在短期内会加快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含有资本品生产不对称信息和消费品生产流动性约束的干中学世代交叠模型,证实了在干中学发展阶段和金融欠发达共同作用下,中国需要实行国家隐性担保和利率管制相配合的金融体制,并实行适应性货币政策,激励银行信用扩张,加速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运用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转轨时期正的货币非超中性和通货膨胀并存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剖析相应的兼顾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控制的货币政策双重目标体制根源。  相似文献   

14.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其最终目标是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研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对国民经济运行与金融发展创新发挥的积极作用,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征及效果,指出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选用中国2000~2014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银行信贷为转换变量,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当信贷增长率低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信贷增长率高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稳定房价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央行应将信贷增速维持在低增长体制的最优区间中。同时,央行还应该改善信贷结构,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6.
易纲 《金融研究》2021,495(9):1-11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需平衡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三者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本文在两部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异质性抵押约束,探讨货币政策如何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进而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模拟结果显示:(1)降低利率和强化国企抵押约束可促进稳增长与稳杠杆。推动国企贷款利率趋于市场水平并降低非国企贷款成本,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将增进其政策效果;(2)2008-2016年宏观杠杆率上升主要与国企抵押约束过松有关,2017年后利率对宏观杠杆率的调控增强;(3)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货币政策盯住宏观杠杆率,并根据政策目标和经济背景适时调整利率与杠杆率的内生关系,能够优化货币政策效果。对于降低利率和强化国企抵押约束的政策组合,根据宏观杠杆率的变化同向调整利率水平有利于经济稳步增长和宏观杠杆率趋稳。  相似文献   

18.
杨伟中  余剑  李康 《金融研究》2021,486(12):75-95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且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政策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转型纳入可持续投资(ESG)资产定价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风险资产均衡收益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绿色债券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分别从企业融资成本和绿色创新两个角度实证检验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降低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激励,同时通过提高棕色债券的信用利差给棕色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倒逼促进作用。(2)这一影响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作用更为显著,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弱化。(3)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融资途径显著提升了棕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倒逼棕色企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9.
杨伟中  余剑  李康 《金融研究》2020,486(12):75-94
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及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金融驱动技术进步的视角,构建内生增长DSGE模型,分析金融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佐证了我国技术创新的逆周期性,并发现金融资源在企业生产性投资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分配,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和技术进步率两种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且这两种影响之间存在“跷跷板”关系,但后者更具主导性。在此基础上,诠释了金融、技术与经济的动态传导机制:经济扩张期,企业生产规模扩张,金融资源对生产性投资的支持增加,对创新的投入相对减少,技术进步率放缓;经济收缩期,企业缩减生产规模,金融资源对生产性投资的支持减少,对创新的投入相对增加,技术进步率提升。本研究的政策启示为,面对当前发展新矛盾、新挑战,应把握发展新格局、新机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鼓励创新投资,充分发挥股权市场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作用,并辅以稳健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激活企业创新需求,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关系金融稳定的金融安全网三道防线一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成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证。文章指出,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明确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和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三个方面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