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建敏 《济南金融》2003,(10):35-3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政策调整,农发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正视现实、顺应形势、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是各级农发行的现实选择。本文拟通过分析山东省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政策调整给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琳  徐亮  黄可 《西南金融》2005,(7):28-29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粮食风险基金开始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民(以下简称“粮食风险基金直补”)。为更好地探讨粮食风险基金直补对农发行带来的影响,四川银监局深入四川省部分粮食主产区开展实地调研,掌握了四川省粮食风险基金直补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农发行信贷管理和资产质量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粮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风险基金总量不足和拨补滞后,财政补贴缺口较大。国务院有关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对于粮食购销与农发行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付诸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如国务院规定风险基金不能层层包干,但有些地方财政坚持实行包干,包的结果导致风险基金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4.
赵旺  张维 《山西金融》2003,(6):58-58,72
随着部分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国家的有关粮油管理政策作了大的调整,粮油企业的经营逐步按市场规则进行运作,农发行非保护价粮食贷款也应运而生,对于多年来一直靠国家政策和补贴的农发行来说,无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直接给农发行信贷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财政补贴管理的难点 目前,各级财政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补贴不下十几种,最主要的有: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国储粮油利费补贴、政策性亏损挂帐本息补贴等.  相似文献   

6.
谈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财政部门积极筹措粮食风险基金,及时拨付超储粮食补贴。但由于粮食库存逐年增加,粮食风险基金需求量也逐年加大,财政负担越来越重,而增加的补贴资金主要用于不断增加的粮食企业库存利、贴,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很难坚持下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变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由补在流通环节改为直接补在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7.
粮食风险基金,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以及收购资金的持续稳定的封闭运行,都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而顺应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杨定华 《湖北财税》2001,(11):10-10
粮食风险基金是各级政府实现粮食宏观调控的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好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是确保实现省政府提出的粮改目标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1999年省对地方实行一定三年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对于促进我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贯彻和落实“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连续和稳定,省政府决定,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从2002年起省对地方实行第二轮粮食风险基金包干。那么,第二轮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有何调整,怎样加强监督管理?为此,省财政厅周顺明副厅长接受了本刊记的采访。  相似文献   

9.
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大创新。现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粮食直补政策出台于2004年,是把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从2006年起实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进一步加强粮食直补工作经费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粮食直补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建[2004]75号)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粮食直补工作经费管理办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国务院以“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为基本思路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开始实施。在农发行职能也在不断调整、完善的关键时期,如何准确理解、把握中央的“三农”政策、粮改政策和农发行的信贷政策,正确处理好以上政策与防范信贷风险的关系,是关系到农发行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改制也进一步深化,给直接为粮食流通服务的农发行信贷资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缺乏物质保证,企业资产质量差,企业经营行为亟待改进,国家政策调整对信贷资产质量影响较重,农发行自身素质低。防范信贷风险措施:加强银行员工培训,优化监管环境,完善有效资产抵押手续,主动参与企业改制,支持购销与加工企业联合经营,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适时推行等量对冲等。  相似文献   

13.
粮食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农发行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政策环境、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政策性信贷资金的风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以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国家赋予农发行更大的任务和历史使命,要求农发行在保证国家粮食储备和政府调控粮食信贷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支持不同所有制粮食企业从事粮食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粮农民收入,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国家从2004年开始,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资金直接用于种粮农民补贴。此后,国家陆续出台补贴政策,到目前,补贴种类已增加到4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16.
符肖平 《海南金融》2001,(10):39-40
作针对国务院对粮食购销政策调整契机,分析了当前粮食购销政策调整,对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和农发行收构资金封闭运行管理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县级农发行在专司政策性粮棉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职能后,开始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支持粮棉油生产、流通和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文就此提出了县级农发行职能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市场化条件下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难点 难点之一:粮食收购资金政策属性与粮食市场化思维定势被扭曲的矛盾. 农发行的粮食收购贷款属政策性范畴,但随着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政策性属性在运作方式上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国家对于保护价收购的粮食仍实行"收一斤粮给一斤粮的钱,销一斤粮归还一斤粮的贷款"资金供应政策,并保证信贷资金足额及时供应;对于非保护价粮食收购,实行"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信贷供应政策,粮食收购资金体现二重性即政策性和经营性.对于保护价经营出现的风险属政策性风险,对非保护价经营出现的风险属经营性风险.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家对粮食生产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国家粮食产业政策、粮食财政政策、粮食信贷政策的调整变化等,它对农发行的业务经营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粮食购销政策环境的变化,农发行业务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改善经营现状,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成为农发行当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粮改政策的调整,影响着农发行贷款总量、贷款结构、增量风险、存量风险以及信贷政策调整等,农发行信贷政策要随着粮改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妥善处理发挥职能作用与防范信贷风险的关系,改善金融服务,调整信贷政策和管理办法,实现信贷资金政策性、安全性、效益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