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鑫  李志 《金卡工程》2009,13(9):142-14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直接损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涉众型经济犯罪对经济发展危害性强,对社会和谐稳定影响深,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因,来为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提出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速。我国的金融犯罪也呈日益上升之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犯罪如防控不当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毒瘤,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处在发展成熟时期,金融犯罪在此种环境下容易衍生,在一些领域内偶发性金融犯罪逐渐增多,引人关注。在这些看似偶然发生的案件背后是否潜藏着必然的因素?怎样才能预防和抑制此类案件的发生?都是值得我们重视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金融领域内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尤其是诈骗犯罪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共发生金融票据诈骗案件2120多起,2004年金融票据涉案金额高达42.63亿元,占金融犯罪金额的一半。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囤经济领域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犯罪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技术型、智慧型犯罪日益严重,其中金融犯罪尤甚。金融犯罪的成因可以划分为金融犯罪的犯罪人心理性成因以及金融犯罪的制度性成因两部分。必须针对其戍因、特点,组织各单位和各方面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防治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5.
黄信标 《金融纵横》2000,(12):29-30
近年来,金融系统的经济案件屡有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给金融单位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认真分析金融系统弪济案件的发生原因,并寻求防范对策,以有效遏制金融犯罪的发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的监管形势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金融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在金融行业全面展开,一方面,信息系统在金融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高效的业务管理模式,在另一方面,因为监管制度或信息系统的漏洞使得借助信息系统的金融犯罪逐年上升,据非正式渠道统计,金融案件中有64%是基于信息系统的金融犯罪案件,并在此之中的86%为重大案件。分析图表从近年来的金融案件分析的结果来看,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防范金融诈骗,需要国家政法部门对金融犯罪的严厉打击,更加需要商业银行完善内部制度,特别需要基层银行严格执行制度,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金融系统案发频繁,大案要案层出不穷,行业危机节节攀高,究其原因,除去机制、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之外,银行管理层长期忽视员工心理研究也是内部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银行转型的加快实施等内外部环境急切需要银行管理层加快引入心理学理论,强化员工犯罪心理的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余艳东 《浙江金融》2002,(10):21-22
近年来,浙江省金融系统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案件防范工作,案件的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立案查处的经济犯罪案件中,挪用案件越来越多,涉案金额居高不下.1999-2001年间,全省金融系统共查处挪用案件83件,占经济案件总量的50%,涉案金额8703.6万元,占经济案件涉案总金额的82%.挪用犯罪突出、造成损失严重的状况应引起全省各级金融机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为深入分析全省金融系统挪用案件的主要特点,剖析发案原因,研究防范对策,最近,我们以2001年全省金融系统立案查处的挪用案件为样本,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持有型犯罪具有不同于传统的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以及是否需要有主观心态等特殊要素。从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为视角,分析我国持有型犯罪的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1.
金融诈骗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违反金融法律法规,进行欺诈,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秩序,致使国家、社会或公民的利益遭受重大危害的行为。作为金融诈骗犯罪的伴生物,洗钱的情况往往因此而发生。本文拟结合2006年四川省发生的系列金融诈骗案件,分析我国金融诈骗案件中洗钱行为的主要特点,阐释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防范之策。  相似文献   

12.
从近期金融系统发生的票据诈骗、贷款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卡诈骗及窥视储户密码支取客户资金诈骗和存折(信用卡)调包诈骗等案件看,诈骗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和集团化,使基层行防范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堵截金融诈骗案件,防化金融风险是金融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炒鞋”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出现,特别是通过APP平台进行“交易”能在短期内产生巨大收益,吸引大量盲目跟风人员的参与。当前,受到网络交易平台准入门槛低、法规不健全、监管缺失等因素影响,通过网络APP平台进行交易背后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洗钱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APP交易现象及其风险进行研究,并指出对其开展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完整的金融犯罪治理机构体系和强大的金融情报网络,对金融欺诈、内幕交易、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金融犯罪行为进行防治。美国以合理的民事、行政和刑事处罚相配合来规范金融行为,并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驱动的新型金融犯罪予以前瞻性的考量,实现对金融犯罪的有效治理。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金融犯罪治理经验,提升治理协同和执行效率,密切关注金融犯罪新形式,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形成对金融犯罪的高压威慑,做好公众的金融教育,净化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15.
陈晓明 《金融纵横》2001,(10):52-53
近几年来,金融部门的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不但对金融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的损害,更给我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因此,除了从一般社会根源探寻金融领域犯罪原因外,着重从行业特点角度分析经济犯罪的发案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对症施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欺诈、恶意逃废债等现象逐渐增多。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金融欺诈的打击力度,商业银行也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但是,金融诈骗案件仍然时有发生,使国家金融资产遭受损失。金融诈骗活动,不仅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妨碍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发展,而且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使银行的经营环境恶化。防范金融诈骗,需要国家政法部门对金融犯罪的严厉打击,更加需要商业银行完善内部制度,需要基层银行严格执行制度,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金融犯罪与银行业风险关系,分析了金融犯罪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防范金融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取得了高速发展,信用卡已经成为居民,特别是年轻一族的主要支付工具之一。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卡犯罪形势也日益严峻,伪冒申请信用卡、伪造信用卡、利用信用卡进行套现等犯罪活动猖獗,犯罪手段呈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等特征,甚至发展到公开化、产业化,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威胁着居民的财产安全。因此,客观上需要加大对信用卡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保障金融秩序和居民财产安全。然而,实务中存在报案难、认识不到位等情况,信用卡案件大部分不能获得公安机关正式立案,无法有效打击信用卡犯罪。本文就信用卡案件报案主体、报案管辖和报案条件等实务中存在认识偏差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银行在报案后的有关民事诉讼时效保全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管理不严的漏洞,将资金转移到个人银行账户的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多,造成了国家资金和人民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防范支付结算环节的金融犯罪已刻不容缓,以确保国家资金的完整和金融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金融犯罪日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正确把握金融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揭开金融犯罪的本质规律,从而为金融立法和刑事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金融机构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