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已构建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协同创新价值指标体系,构造群决策AHP法与熵值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并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阈值法与多维综合加权法分别处理高净值客户初始定量指标值和定性指标的程度描述语言,并改进隶属度函数形成标准量化隶属度数值,从而使模型既涵盖专家人士和银行内部人员的客观判断,又充分兼顾高净值客户的主观思想。将高净值客户价值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与事先设定的等级分值对比,为商业银行筛选出优质的满足协同创新条件的高净值客户,以便更好地分配银行业务资源,充分利用高净值客户价值,提升私人银行服务水平,增加银行净利润。  相似文献   

2.
在合理设计基于客户协同创新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软集合理论和客户价值矩阵,分析客户价值指标,计算客户价值,并通过设置客户价值的临界值与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相比较来细分高净值客户,为商业银行筛选出符合协同创新条件的高净值客户,合理利用银行资源,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尽管私人银行迅猛发展,而且高净值人群激增,但是私人银行尚不能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理财服务,高净值客户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理财过程中。为了实现私人银行和高净值客户双赢,运用客户协同创新理论构建私人银行与高净值客户价值,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探讨了客户协同创新理论和客户价值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客户协同创新的私人银行价值评价体系和基于客户协同创新的高净值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并将指标细化为基本价值和协同创新价值,为双方进行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开拓了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私人银行和高净值客户价值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服务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业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蓝海,但目前的相关文献很大程度上只是侧重于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高净值客户核心服务的资产配置业务没有形成实施这一业务的理论解释和运行这一业务的理论框架。首先综述与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有关的资产组合理论,然后讨论能够融合不同理论形成一个综合性的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理论框架的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和主要目的应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换而转换。本文从落实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目标实现等角度出发,提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应是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价值创造力,内部审计的目的也在于促进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力。本文建议借鉴融合国际上计量价值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涵盖财务、风险管理、客户、内部流程及员工学习成长等五个方面审计维度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本文还就各审计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并建议采用熵值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的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蕴含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可观的增长潜力。本文重点研究商业银行应如何对高净值客户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在分析中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在高净值客户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要通过完善客户关系体系,提升客户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选择适宜的高净值客户管理模式,推广信息系统及统计数据应用,加速创新符合高端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建立和完善高端客户增值服务体系等策略来实现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为商业银行进行高端客户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7.
资管新规的落地施行,对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对构建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为快速抢占市场,商业银行探索财富管理路径迫在眉睫。本文以后资管时代为研究背景,以苏州地区为例,对高净值客户群体的特征及投资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比对现有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模式,剖析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完善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体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个人客户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客户群体,如何实现个人客户价值最大化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在构建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赋值,对个人客户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实现个人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指标进行赋值,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常用的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即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陷,并提出采用组合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建议,以提高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得到准确、合理的绩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净值人士的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率、流动性需求,设计出一套资产组合配置来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目的财富管理越来越受到高净值人士、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公司的重视,而产品的选择、资产的配置决定着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率,所以资产配置是财富管理的核心。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阐述资产配置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使客户获得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满意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业暴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境内高净值人群每年呈两位数的增速。鉴于私人银行业务投入成本小、业务附加值高、品牌影响力大的特点,以及众所周知的"二八"理论,使得境内商业银行使出浑身解数竞相争取高净值客户。本文通过对高净值客户需求分析入手,对新时期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索,达到提高银行业私人银行业务核心竞争力、实现该业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建华  林泽阳 《海南金融》2013,(8):21-24,41
为了更好地对银行客户价值进行分析,本文以授信类企业为例,构建了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对10家样本企业的客户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突变级数法克服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提高了突变级数转换评价值的分辨率,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且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客户价值综合评价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兼顾实用和适用的商业银行客户价值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基于客户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两维聚类细分方法,为银行客观评价客户价值、科学细分客户、更有效地实现分层营销与差别服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正逐步突破物理网点辐射范围的限制,实现银行基层网点的发展转型。从新时期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新形势出发,本文确立了以"强转型为主,智转型为辅"的基层网点发展阶段,并据此选取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竞争力评价指标,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熵权法和综合集成赋权法等测算指标权重,构建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基层网点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发展建议。本文所构建的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其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法和评价分析思路具有普适性,可为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竞争力评价以及发展转型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业务竞争激烈、客户需求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差异越来越小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只有设法识别和维系那些对银行利润贡献最大的客户,才能以有限的资源保持核心客户,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利润,做到资本价值最火化。因此,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识别系统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林骅 《新金融》2020,(1):38-42
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在当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客户价值评估则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某商业银行的某分行为例,选取了11项代表客户价值、客户对分行价值、客户潜在价值的指标,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通过客户分层分类结果来评估不同客户对分行的价值贡献,并制定差异化的客户维护策略,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不仅能实现更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更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为化解商业银行的客户外币融资需求持续旺盛与外币存款余额常年低位徘徊之间的矛盾提供办法和思路,即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外汇组合提高自有外汇资金的收益,主动管理自有外币资本金汇率风险。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构建此外汇组合的目的、评价此组合的标准和构建组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均衡,确定收益核算口径和收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未来10年内,中国私人银行市场将成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也是外资和本土银行争夺的焦点,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提高及个人财富的增长,中国涌现一大批富裕阶层即高净值客户群,高净值客户是私人银行的潜在客户群,在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与一般零售客户表现出较大差异性。本文基于高净值客户现状,针对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提出了私人银行客户细分和客户价值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资源要素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衡量商业银行资源要素协同效应的指标是协同度因此,本文以P银行资源要素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商业银行资源要素系统协同度模型,对P银行资源要素协同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理论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CS评价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对某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两千多位客户进行了实证调查,基于实证结果,结合PRCA模型的思想,将CS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和指标分类为基本因素、激励因素和表现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商业银行CS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