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险产品开发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保险产品”引发、推动保险需求的保险销售模式正在改变,保险产品的“差异化”,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正发展成为各家保险公司营销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在此大环境下,新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模式探索和建立已经成为保险公司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文期望通过国外成熟的保险开发模式的分析,对探索和建立我国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开发模式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保险”的一种新业态,将会成为我国保险业的增长极。本文基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目前在线销售的109种互联网保险产品,对其六个特征结合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三类。结果表明,第三类互联网保险产品相对于另外两类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同时通过对三类产品的对比研究,为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发互联网保险产品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险产品创新是保险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产品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大部分保险企业也非常重视互联网新渠道的建设,但对于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开发却显得十分乏力.能否开发根植于互联网市场需求和特色的好产品是保险企业在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制胜之本,本文在阐述互联网保险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发理念、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6.
期权原理对保险产品内部资本配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92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就开始推出巨灾再保险期权合约,保险商将其作为套期保值的工具。到1995年9月,这些合约经过重新修改后被大量应用于保险、再保险市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应该说是保险和期权的外部结合,而真正将期权运用到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内部的机制几乎还没有。 相似文献
7.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带有投资性质的非寿险保险产品,该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保险人将保费中的投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非寿险公司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竞争力而面向个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新型保险产品,具有保险保障(但不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和投资价值或储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保险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与保险业务创新密切相关的,保险业务的创新是提升保险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保险业务创新,首先突出表现在保险产品的创新上,而考察保险产品的创新,则首先要考察整个保险产品开发体系是否需要改进。本文介绍了美国寿险新产品开发体系,并在分析我国开发寿险产品时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适合我国寿险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体系,以期对我国寿险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时有所借鉴。 一、美国寿险产品的开发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翰融 《金融经济(湖南)》2015,(5)
经济不断的向全球化发展和进步,相对的在金融相关的行业里,联合和交叉合作的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快速的发展,如今的银行保险行业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并且在目前的保险行业的销售过程中拥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从分析银保产品的存在意义和现阶段的一些漏洞,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探究一些比较适应社会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建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9):66-69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中资保险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取得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资保险企业应注重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通过详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内部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制订出合理的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等方面的组合策略,以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业保险改革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商业性农业保险模式过于强调了私法自治,完全放弃了公法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必要的适当的干预,未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保险中的关系,片面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农业保险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和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改革现行的农业保险模式,必须在立法和实践中贯彻经济法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因为农业保险法本质上是经济法. 相似文献
13.
行业文化是行业发展的软实力。先进的保险行业文化,有助于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行业的凝聚力,彰显行业精神,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本文拟从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总结提炼先进保险行业文化应包含的核心要素,进而探索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模型分析了保险业市场结构及其相应的福利影响。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形作为基准,考察了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低、高价保险的产出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保险业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并没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对低、高价保险采取不同的政策,以谋求最优产出配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讨论直复营销这一创新销售模式于我国寿险业运用,并通过和传统营销模式的比较指出其优势,及我国寿险企业开展直复营销的前景与制约条件,旨在为寿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创新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比较了国内外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存在问题,并对欧美国家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加剧,如何改善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障能力,成为了整个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房养老”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保险公司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就可以为“以房养老”模式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本文将介绍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概念与产品特征,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以及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模式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系统阐述保险公司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存在的阻碍因素,并对解决这些阻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巨灾保险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巨灾频发,巨灾保险潜在需求巨大,但由于成本过高、缺乏技术和相关法律制度等原因,巨灾保险供给严重不足。为扩大巨灾保险供给,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走政策性支持的商业化巨灾保险道路。通过建立强制性巨灾保险基金、发展再保险市场、完善相关立法和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等分散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保险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目前,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保险专业人才的稀缺是保险业发展的"软肋",是整个行业保持持续前进的最大桎梏,如何塑造保险专业人才队伍,突破保险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