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以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风险高的公司在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风险高与低的公司,其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通过优化企业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干预更少和处于行业竞争度更高的公司受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大.本文为深入理解利率市场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经验支持,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贷款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研究发现: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不明显,但下限的放开却能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这种作用一部分是通过遏制"短贷长投"的渠道实现的;此外,异质性检验表明,下限放开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在规模小以及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只对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利率在实现市场化之后,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外生变量,利率风险将逐步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作为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我国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及其资本配置效率。本文研究发现:(1)利率市场化推进带来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减少,特别是对非国有企业尤甚;(2)相对于放宽贷款利率下限,放宽贷款利率上限更有助于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3)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推进,企业投资的价值效应呈现不断提升趋势。本文检验还发现:利率市场化不仅显著抑制了企业非效率投资,而且还抑制了企业激进性负债程度。本文的发现为解读我国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及其资本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当前我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实现"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后,大型企业与银行的议价能力提高,而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问题则需要多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从两方面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是利率浮动带来的直接影响;二是通过加剧商业银行竞争程度带来的间接影响。文章构建了银企博弈和商业银行竞争两个模型对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管制还是下限管制,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长期来看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房巍 《现代金融》2006,(4):30-31
到2004年10月,我国基本上放开了贷款利率上浮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至此,我国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200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提出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  相似文献   

7.
这次放开信贷利率下限,最大的受益者是国有大企业。而对原本获取银行信贷就非常有限的中小企业,利率基本都执行4倍的上浮上限。如果在市场化过程中进一步取消中小企业信贷利率上限,中小企业的信贷利率只会更高。银行信贷文化和体制导致的道德风险不改变,  相似文献   

8.
《新疆金融》2013,(4):95-102
<正>从1996年我国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2004年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后,作为核心环节的存贷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趋于停滞。2012年6月7日和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利率调整通知,将存款上限上调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攻坚战再次打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9.
金融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财务脆弱性是金融不稳定的主要根源.本文将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分析并检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2007-2018年间沪深两市非金融企业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显著降低了企业庞氏融资发生概率,说明贷款利率市场化有助于缓解企业财务脆弱性,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强.(2)从影响途径看,贷款利率市场化通过降低企业负债水平、长期借款占比和有息负债占比,缓解企业财务的脆弱性.(3)贷款利率市场化对有资金缺口、商业信用低、营收规模小但能够盈利企业财务脆弱性的缓解效应更强.本文研究提供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微观经济效应正外部性的经验证据,既是对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后果的有益补充,也丰富了有关企业财务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文献,为央行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和银行监管部门强化金融监管,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筝  王红建  戴静  许传华 《金融研究》2019,468(6):20-38
本文以我国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放松利率管制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发现: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能够显著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而放松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则无显著作用,支持了“市场套利观”。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放松显著抑制企业债务成本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作用;拓展性检验还发现对于盈利能力越强、规模越大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越小的公司,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对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利润率差距是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诱因,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改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上市公司披露的银行信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产业政策指导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指导中的重点支持类企业和一般支持类企业往往获得了银行贷款的利率优惠,商业银行较好地落实了国家的产业政策;相比于民营企业,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国有企业获得了较低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所有权金融歧视。  相似文献   

12.
何青  刘尔卓 《金融研究》2022,506(8):132-151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数据,测算了企业价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汇率敏感性(企业价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汇率敏感性与企业贷款利率之间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在拥有境外收入、境外投资和使用外汇衍生品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存在密切银企关系、较大的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以及抵押品价值较低的企业,汇率敏感性与贷款利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贷款利率将会更加显著地反映企业的汇率敏感性特征。这种效应对于存在海外业务、银行更了解借款公司信息,以及违约可能性更高的公司更加明显。本文研究对于增强我国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完善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企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雄元  曾敬 《金融研究》2019,463(1):54-71
既有文献较少从银行视角关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银行更有能力解读年度风险信息,银行利益也更直接受到年报风险信息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更能体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08-2017年单笔银行贷款利率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更符合趋同观假说。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风险感知水平进而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即信息质量和风险是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不完全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贷款利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组、非国有企业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组。本文首次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助于丰富风险信息披露文献和银行贷款文献。  相似文献   

14.
李波  朱太辉 《金融研究》2020,481(7):134-152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向创新驱动转型,一个亟须研究厘清的关键问题是,银行业竞争如何驱动企业创新活动?本文关注银行价格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因果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价格竞争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识别出以融资约束为中介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价格竞争不仅会提高银行的风险容忍度,直接增加R&D投资的信贷供给意愿,而且还会通过降低贷款价格和增加贷款可得性来缓解企业整体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这一机制在解除贷款利率管制之后以及在民营企业层面体现得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以及实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明确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松原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然执行“一刀切”的利率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缺失,定价不合理的问题突显。对于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松原市来说,做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面对这种多元化矛盾的金融市场,如何努力提高款定价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地调整贷款定价方式,把信贷支农和贷款定价机制有效整合,对增加金融支农力度,实现金融信贷支农的“双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业银行存贷款实际利差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实际利差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据此评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冲击。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可能采取非理性价格竞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增加信贷规模方式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对此,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加强通过间接手段来影响市场利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易纲 《金融研究》2021,495(9):1-11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凸显。本文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管理。还同时分析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影响着银行的经营,应纳入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