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玲慧 《金融经济(湖南)》2010,(12):24-26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是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要素。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促使金融体系升级,强化金融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持,主要政策措施有:一是壮大金融资本,针对资金需求现状,实现投融资平台的搭建,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金融弱势群体,促进企业、产业的均衡发展;二是探索金融创新,落实金融对环境建设的导向作用,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将金融同环境资源经济实现对接,促进社会环境建设;三是要实现金融自身环境优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保障金融稳定运行,建设同城金融,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两型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湖北“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省思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金融支持湖北"两型社会"建设在资金供给总量及结构上均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且相关举措呈现出鲜明的政府主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此,政府应致力于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快环境金融创新步伐,拓宽环境金融服务范围,以切实推进湖北"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旺霞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6):3-5,8
面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产业集群,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发展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业集群,而这离不开金融支持。国外主要集中于研究产业集群及相关政策,国内关于"两型社会"、"产业集群"或"金融支持"方面的研究或者考虑其中两个方面的研究较多,这些能给我们有益的借鉴与启发。但是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的却相当缺乏,没有基于"两型社会"视角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具体研究,尤其缺乏实证分析,这将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春晖 《金融经济(湖南)》2010,(10):38-40
文章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内涵出发论证了湖南两型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与迫切需求,然后运用1997-2009年数据实证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机构对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贡献,最后从构建公共投融资平台,全方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信贷结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与金融机构自身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信贷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6.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12)
2008年9月10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国内第一个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不仅将有力推动武汉城市圈经济加快发展,也会将给圈内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研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发展基本趋势,金融需求方向,以及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对于增强农业银行区域竞争力,促进湖北农行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金融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总体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制约金融创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并给出了加快金融创新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金融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株洲区域金融的视角对"两型社会"建设与金融生态改善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两型社会"建设中金融生态改善的积极作用与中心任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弱势地区的金融支持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本文以湖北省“两区”建设为例,系统考察湖北弱势地区金融支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代表性地区恩施州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论证在弱势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湖北“两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是实现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头戏而金融又被誉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必定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应充分利用其三大功能为”两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