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的难度逐渐加大,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日益凸现。在此形势下,对现行以机构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进行改革、逐步过渡到功能监管条件下的统一监管成为必然选择。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功能监管视角出发,提出了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创新路径,试图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政装,从而为确保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安全运营的科学化实践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娟娟 《时代金融》2013,(29):20-21,24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于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这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金融监管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系统性地评述现行监管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的机构监管体制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发展的要求,必须有所改善,而功能监管是使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更加完善的关键,本文就中美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来考察功能监管对我国是否适用.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机构监管模式是有效的,能够大体保证金融稳定,但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应向功能监管方向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风险控制能力弱、法律保障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为此,本文在精准掌握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制监管现存问题基础上,从长远视角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从认知维度和政策维度出发,提出“二维三层”互联网金融监管顶层设计思路,从加强互联网金融立法、市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合理引导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机制,并提出强化功能监管、确立混业监管的法律地位以及强调基于领域特性的特殊设计的顶层设计法治进路,以优化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已经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后WTO时代,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尹洪霞 《南方金融》2007,(10):37-39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原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如何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结构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越来越成为一种湖流.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的发展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西方国家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措施中的经验,论述了其给中国的监管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引进功能监管手段,选择以"机构监管为主,功能监管为辅"的金融监管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从我国金融监管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以银监会为主监管机构和信息协调员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解决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支配金融监管规则创制的双重结构及内含的四组关系,总结出金融监管创制的跨国路径.基于此跨国视角,辨析地方国家机关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中的监管角色,提出国家应通过对私人创制监管规则的授权来充实地方国家机关的监管权限,并应通过法律手段明确上海在金融监管规则创制中的角色以应对监管竞争.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与金融问题推动金融监管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变革了金融监管框架。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在金融混业经营的新常态下依然奉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模式。近年来,经济运行越来越复杂、金融业创新融合与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效率明显降低,凸显出监管的各种问题。本文基于反思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分析新常态分业转向混业的金融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提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分析了它的作用及其风险,就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和监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支农 《新理财》2011,(7):44-46
5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银行业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总体原则、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监管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金融监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按照《巴塞尔协议》进行审慎监管,建立监管的实施细则完善监管法规;加强“三大”监管主体及与国际、区域监管机构的合作;建立金融机构部自律机制;健全市场经济规则。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研究献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从理论基础、内涵、目标、理念、工作思路等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监管的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探索对基层证券期货机构实施委托监管是一项金融监管工作创新,对深入推进银证监管合作,发挥金融监管合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证券期货监管合作中委托监管的法律支撑点、委托监管的可能内容、人民银行接受委托监管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及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借鉴国际上做法,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的有益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无权管理律师业的环境下,美国SEC利用自己的程序规则,宣称可以禁止有不当行为的律师从业,并在以此为基础提起的行政审裁中,用个案的形式确立了律师的执业准则,然后适时推动立法,取得了从业律师的监管权,并最终获得了律师执业标准的制定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方新型金融业态的飞速发展,我国以金融监督管理局为特色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已初露端倪,其在弥补"一行两会"监管空隙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型金融业态监管不足、央地监管界限较为模糊、地方"发展经济"与"加强监管"在短期内存在着目标冲突、地方监管效能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为此,我国必须持续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的立法、构建多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地方监管能力建设等路径,不断克服地方金融监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实现地方金融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9.
江安琪 《海南金融》2008,(1):57-59,68
伴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完善我国现代化监管体系并以此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的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预先承诺制是一种创新的金融监管方式。它的激励相容特性使商业银行的行为取向和监管当局的预定目标相一致,有效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效率,同时也尊重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现状,介绍了预先承诺制的本质属性,阐述了商业银行引入预先承诺制的意义,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引入预先承诺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银行体系自身具有内在的脆弱性;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又导致金融市场的失灵;银行业在经营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上述原因使得银行监管成为一种必要,有效的监管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