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资本市场上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财务信息披露到非财务信息披露,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到碳排放披露。企业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包括提高企业价值,降低资本成本等。本文从碳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视角出发,以剖析企业的资本成本是否受益于更好的碳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戴皓宇 《时代金融》2013,(32):216+2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国家越来越重视企业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贯彻实施。在我国政策引导和企业自发行为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愿披露碳信息。碳信息的披露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文从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的角度出发,多方面分析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碳信息披露日渐成为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基于“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降本减负政策,选取201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在对碳信息披露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内控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呈显著“倒U型”,内控质量在其中起到负向调节效应,在倒U型拐点两侧分别表现出抑制和补充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碳试点市场地区的倒U型关系显著,非试点市场不存在倒U型关系;国有企业碳信息披露已率先越过拐点,民营企业仍处于碳信息披露初期阶段。研究结论为规范碳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主动性、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披露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分析检验了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未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无论是出于自愿或是基于监管要求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也无论是仅出具内控自评报告或是引入独立第三方另出具内控审计报告,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披露行为均未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没有实现内部控制报告的有效披露。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自愿业绩预告动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业绩预告制度的实施和演进,我国资本市场上逐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自愿业绩预告,这对于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是什么因素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披露业绩预告?通过借鉴西方的自愿信息披露理论,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业绩预告的三类动机:资本市场交易、管理层股票收益和管理层能力信号传递,并以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此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融资需求高、管理者利益协同程度高、会计业绩好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自愿披露业绩预告,并且国有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动机更弱。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企业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规范并改善企业碳信息披露,不仅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更好地提高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从碳信息披露目标这一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了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应涵盖的内容,然后通过指数法构建了碳信息披露指数,对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中自愿性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碳信息披露存在结构散乱、行业差异较大、披露数量与质量不对称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差异,本文研究市场化进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起加强作用;更进一步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受较强的政府干预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关系更弱,相反,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政府会减少对企业的干扰,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对这种影响的弹性更大,表现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更能通过披露较多的自愿性信息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8.
李佳添 《时代金融》2016,(6):138+140
在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成为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主题。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十分关注企业的碳排放量以及社会责任,进行碳信息披露是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必要手段。然而,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决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和碳信息披露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多数企业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广发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披露碳信息,这体现了我国碳信息披露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任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披露信息不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等等。因此,我们要加大对碳信息披露的宣传,进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了解碳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企业间关系信任的历史禀赋与现实情境,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业绩预告为样本,考察供应商集中度对业绩预告精确性与预告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越高,管理层业绩预告的精确性越低,预告态度也越倾向乐观。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对业绩预告的精确性负向影响在业绩预告修正情况下作用更明显,在业绩预告未修正时企业更倾向于乐观的业绩预告;同时企业在自愿披露业绩预告情况下,供应商集中度对业绩预告精确性的反向作用更为显著,企业越倾向于披露乐观的业绩预告。以上研究为理解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未来盈利预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丰富和拓展了供应商关系型交易影响企业信息披露策略选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方健  徐丽群 《审计研究》2012,(4):105-112
本文选取总部在欧盟的世界500强公司为样本,研究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及碳排放量与碳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程度高的公司其碳信息披露质量也较高。碳排放量对碳信息披露质量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间接碳排放量对其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面对我国2015年开始实施的碳排放量控制,提升基于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及强化碳排放量测度审计是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全球气温变暖使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变得十分必要,由《京都议定书》催生出来的以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为主的国际碳市场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分析了国际碳市场的形成基础和运行条件,通过对该市场现状的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如何发展碳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arbon management system (CMS). The system comprises 10 essential elements from four broad perspectives: carbon governance, carbon operation, emission tracking and reporting, and engagement and disclosure. The proposed new approach focuses on 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 enforcement of proactive strategies and group rather than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We then use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reports to examine empiric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s by large Australian firms. Overall,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higher quality CMS have achieved better carbon mitigation. Further, adequate assessment of carbon risk and opportunity, the presence of reduction targets, the strength of carbon programs and enhanced external disclosures appear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elements in our sample firms.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by combining governance, internal process, carbon dioxide‐footprint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 CMS helps managers improve decision making.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accounting practice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碳交易作为一种控制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手段,最早是从排污交易制度发展应用而来,最早运用这种交易制度的是美国的酸雨计划。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很多地区遭遇酸雨侵袭,管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反复上演。美国国会共提出并否决了70部不同的酸雨提案。此后,排污权交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博  徐飘洋 《金融研究》2021,498(12):57-74
本文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双重金融摩擦和“双支柱”政策的DSGE模型来探究碳税和碳交易这两种碳定价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长短期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两种碳定价政策均会导致经济在短期出现一定衰退,但在长期则有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到更高的均衡水平;(2)在面对碳排放技术冲击时,相比碳税政策,碳交易政策下,碳价大幅波动会进一步加剧经济波动,在碳交易市场中对碳价设定上下限,可以有效地减轻碳排放技术冲击所导致的经济波动;(3)面对气候政策冲击,包含金融部门风险规避的双重金融摩擦会进一步加剧气候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4)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结构性供需不平衡会引发一定的通胀现象,但此时货币政策不宜对通胀做出过多反应,而应刺激产出,支持绿色发展,推动供需平衡,从根源上解决通胀问题。引入“双支柱”调控后发现,考虑到经济转型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能显著减弱气候政策所导致的经济波动和金融不稳定,提高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