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供应链合作博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求解,得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不稳定性,以及如何维持这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于丽静  李金华 《中国外资》2011,(10):175-175
在对供应链合作博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求解,得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不稳定性,以及如何维持这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曹倩文  李明杰 《中国外资》2009,(14):168-169
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对于供应链的关注越来越强烈。供应链的构建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供应链构建的核心。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相关基础理论,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企业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关系模型,为促进供应链企业间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专业化分工和各种中间组织的出现,供应链管理理念应运而生,以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为基础,结合物流和资金流,围绕供应链的各种融资方式出现。论文通过博弈模型,将供应链分为上下游,深入分析了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和银行的行为和融资机理。基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金融创新围绕实体经济开展,供应链融资将会有新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发展对企业间财务控制带来影响,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尝试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商及上游供货商等多主体的合作博弈模型,并运用夏普利赋值法对电子商务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收益分配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电子商务供应链财务控制的博弈中,合作博弈有效且能够达到均衡状态,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供应链金融保理融资的出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方法。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保理融资中保理商、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分析,考察保理融资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各中风险,并根据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田影花 《中国外资》2010,(2):135-136
随着我国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再也不是相互孤立线,而是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沟通。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中供应链上同一类型结点之间的竞合关系,有针对性提出提高产业集群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再也不是相互孤立线,而是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沟通.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中供应链上同一类型结点之间的竞合关系,有针对性提出提高产业集群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农业供应链金融,分别构建农产品供应商与银行的收益函数,将其期望收益利润最大化,运用逆向求解法逐步分析供应商的生产产量决策,以及银行的最优贷款利率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Stackelberg博弈存在均衡解,并分别求解了供应商的最优生产量与银行最优贷款利率的满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农业供应链金融视角的农户信用增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核心企业的横向选择、横向监督和商业激励行为,采用“主体+债项”的评价方法,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考量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农户信用增进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提高农户的守约概率,实现农户的信用增进。鉴此,应转变农户信用风险评价方式,构建内外部增信机制,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缓解农户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12.
在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及银行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转而增加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并通过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意义,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While it is known that information exchange (IE) in a value chain improves resource coordination, sca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wo issues. The first issue is the effect of relative bargaining strengths of the parties on whether and how IE will be implemented. The second issue is whether a resource-based costing system is adequate to motiv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this paper, we model a value chain consisting of a manufacturer and a retailer, where the retailer gets (private) demand information that has the potential of improving the manufacturers resource decisions. In this model, it is always beneficial for the value chain to implement IE. We show that in a monopsony or in a bilateral monopoly when the retailer has sufficient bargaining power, IE can be implemented if and only if the wholesale price compensates him for the loss of the information rent that he would get without IE. Using this model as the benchmark, we also examine other settings where the retailers have less bargaining power due to competition or size. In such settings, even though the retailers are better informed, the manufacturer can implement the IE regime costlessly and appropriate the information rent partially or fully. In effect, the manufacturer benefits both by improv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and by reduced payment for information rent. In all these settings, we find the retailer will not be motivated to adopt IE solely by a resource-based costing and pric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第549条第1项从债务人抗辩延续的角度来保护债务人的抵销预期。在债权人申请执行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之场合,基于债权查封之强制措施并未改变债权同一性,可参考《民法典》第549条第1项内蕴法理,使次债务人抵销预期的保护具备正当性。但此时,次债务人与查封债权人又会在查封债权收取上形成竞争关系,在保护次债务人抵销预期的同时,亦需兼顾查封债权人优先受偿的程序利益。于此,可效仿《民法典》第549条第1项在主动债权上设置的时间限定性基准,有限保护次债务人的抵销预期: 次债务人在查封生效后取得对被执行人的反对债权的,不得以抵销对抗查封债权人;次债权人在查封生效之前虽已取得反对债权,但该债权的清偿期晚于查封债权到来时,亦然。另外,由于《企业破产法》与《民法典》在抵销权保护上存在差异,为促进强制执行与破产程序的有效衔接,有必要消弭前述两者之龃龉,构造抵销预期保护基本理论的同质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研究中,谈及公司内部规制时就极大地扩张自治的范畴,涉及公司外部规制时就极大地扩张公共权力的范畴,形成一种矛盾的规制状态——内部无限放权与外部无限压抑。此种矛盾的规制状态使《公司法》缺乏主导的价值旋律: 法官在处理疑案时,常常失语于不知道该采取“强制的立场”抑或“自由的立场”,这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很难”的法律。实际上,无论自治还是管制都是促进公司发展的手段,“促进公司发展”才应是公司法的目标。促进公司发展的关键不在于“立场”的选择,而在于刚性与弹性、强制性与任意性的比例的调配,《公司法》修改需要通过比例性规制保障公司发展权。具体而言,规制的前提是合目的性,在保障公司发展权的前提下,实现差异性规制及动态规制;公司外部规制要符合适当性原则,即对公司外部规制进行减负与转型;公司内部规制应符合必要性原则,即对公司内部规制进行增效与强化;公司法改革要遵守均衡性原则,保障公司内部规制与外部规制的平衡,并寻求《公司法》与临近法律部门的制度联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中,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供需错配现象,加剧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切入,建立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融资量化模型,利用多阶段博弈理论对企业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收益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在实现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个体的最优化的同时,也可有效促使供应链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实现高效运作和价值增值,全面实现链上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方法,而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作为最终的还款来源,一旦出现违约情况,代价十分高昂,由保险公司对这部分应收账款提供信用保障,将有效控制核心企业出现的信用风险。为此,架构了一个包含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保险公司的交易演化博弈模型,基于前景理论,构造了中小企业的价值函数,通过对该模型的演化均衡过程的比较静态分析,论证了保险公司的费率水平、赔偿比例、追偿比例等因素,均会对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交易的博弈均衡产生影响。最后,根据论证结论,从保险机制发挥作用角度,就促进交易均衡的达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害人和受害人一方或双方存在故意时,能否适用过失相抵存在判断困难。在加害人故意和受害人过失时,根据《民法典》第1173条的表述,应当适用过失相抵。但这否定了《民法典》颁布前排斥过失相抵的态度,没有充足理由,容易造成司法者的困惑。受害人存在故意时,既可适用第1173条减责,又可适用第1174条免责,缺少区分依据。双方均存在故意时是否适用过失相抵缺少法律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比较混乱。比较法上,从共同过失发展到过失相抵,教义学上的“同种类过错才能相抵”发展出了很多例外,但没有理论能够予以充分解释。法典规则的不同不影响普遍法理的抽象。通过归纳案例可以发现: 行为人故意中的预见内容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结果。一方当事人存在故意时,如果故意的预见内容包含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应当对损害承担全部责任,排除过失相抵的适用;作为例外,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的预见内容不包含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则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双方均存在故意时,如果可以互相预见到对方的行为,能够适用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19.
优化SCM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当前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对市场做出反应的敏捷程度和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SCM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SCM为何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SCM管理模式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农产品电子订单质押融资为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公平关切在银行与B2B平台间的激励契约设计中的效应问题.研究发现:公平关切能够提高B2B平台努力水平;银行激励及收益随着公平关切系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鉴于此,银行设计激励契约时应关注B2B平台公平关切因素以提高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