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许权价值是商业银行具有的从受保护市场获取未来租金的牌照价值,通常情况下,具有相对较高特许权价值的银行为了避免破产,更有动力倾向于采取谨慎策略,因而其发挥着银行风险自律器的作用。通过银行风险行为的静态选择和动态选择视角,考证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对于后过渡时期的银行监管政策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将银行破产风险分解为经营不确定性与风险覆盖能力、杠杆风险与资产组合风险,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2003~2013年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特许权价值激励银行降低风险承担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发现:我国银行特许权价值具有抑制银行风险的自律效应,银行为避免过高风险而遭受监管惩罚或丧失市场资源,保持特许经营条件和优势,将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特许权价值的风险自律效应主要通过促使银行提升风险覆盖能力、降低资产组合风险和杠杆风险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特许权价值是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8—2011年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表明:特许权价值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显著负相关,说明商业银行为了保障特许权价值的长期持续性,会降低自身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5.
银行特许权价值是银行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所赋予的一种获取未来租金收益的权力价值。本文在国内12家上市银行1997-2007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税前利润法计算特许权价值,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现存的隐性存款保险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以政府的信用担保的全额保险,破坏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银行特许权价值是银行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所赋予的一种获取未来租金收益的权力价值。本文在国内12家上市银行1997-2007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税前利润法计算特许权价值,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现存的隐性存款保险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以政府的信用担保的全额保险,破坏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内生风险约束效应——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基于分阶段动态回归模型,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约束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外生性和内生性的银行特许权价值都有显著的风险约束效应;回归结果可以通过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10.
11.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乃至主权债务危机持续牵动着金融从业者的神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银行业竞争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那么,市场竞争到底是有利于银行系统稳定还是不利于银行系统稳定?通过从特许权价值假说、竞争稳定假说以及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影响渠道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零售、餐饮等行业纷纷利用连锁经营模式迅速扩张。而商业银行一般具有规模大、网点多且分散等特点,这与连锁经营十分相似。连锁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包括其扩张的路径、3S管理原则和四个层次的统一,这些管理经验可以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监督会计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前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监督会计成本的居高不下,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监督运行机制的效率.为此,本文拟从监督会计成本的形成入手,对当前监督会计成本的控制对策进行了广角透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业对金融危机反思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银行作为货币金融业务的特许经营企业,在继续推进完善法人治理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同时,应当用历史和辨证的态度理解新监管要求背后的逻辑,从微观与宏观并重入手来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抵御全球、区域和周期性系统危机影响能力,提高银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冲击不仅引发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银行恐慌,也直接导致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美国家银行股价崩溃,这是当前银行资本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流动性冲击下银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模型,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冲击的敏感程度。结果显示:伴随着流动性冲击的增加,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调整呈现开口向下的凸函数特征(倒U型)。经过实证测算,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持有应该保持在[25,31]的区间,这样既能满足流动性监管的需求,也能推动资本结构转向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6.
曾小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12):18-22
商品价值,实质上是人们以社会必要劳动为基准,对商品生产行为所作出的一种肯定评价。知识对商品价值生产的作用,是通过优化物化劳动资源与活劳动资源的秉赋,拓展人们对自然资源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的相对水平而间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本讨论了在有调整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资本品的影子价值(包括实物资本和无形资本的价值)、资本利用率与上市公司质量之间的关系,修正了现有的理论模型。在利用该模型对中国泸深两市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发现,(1)资本影子价值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状况。(2)资本利用率的波动与上市公司的短期经营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3)资本影子价值与资本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公司长期发展与短期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立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研究银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系统及其竞争力,建立了“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并利用这一理论模型描述国内理想的和现实的商业银行系统空间状态,解释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系统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主要结论是: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商业银行系统内独立主体子系统意志的相对状态。 相似文献
19.
Abdullah Mamun M. Kabir Hassan Neal Marone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5,32(1-2):351-388
Abstract: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GLBA) of 1999 marks the end of Depression era regulations like the Glass‐Steagall Act of 1933 and Bank Holding Company Act of 1956. These acts have restricted banks from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underwriting busines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GLBA on the banking industry. We find that the banking industry has a welfare gain from this law. We investigate two different categorizations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We find that Money Center banks followed by the Super Regional banks benefited most from this deregu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banks that had Section 20 investment subsidiaries gained more than other banks in the second categor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exposure to systematic risk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banks decreased after the passage of this law, which implies that the GLBA is fairly successful in containing the risk that accompanied the act and also created diversifi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Money Center banks, Super Regional Banks, banks with a section 20 subsidiary and banks with a new financial subsidiary, a shift in the exposure to systematic risk can explain the overall cross sectional variation in return from the deregulation. In both categorizations we find that larger banks gained more, while the overall explanatory power of profitability is not conclusiv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