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纵横》2004,(10):18-20
国务院新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真正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此次投资体制改革在带来相关领域“国退民进”的同时,商业银行再一次被推上前台。成为此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独立审贷、自担风险”则再次给还在盘点宏观调控中成败得失的商业银行带来考验,也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7月22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贯彻落实《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电视电话会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商业银行要提高自主审贷能力,完善授信风险管理》的讲话。他说,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社会投资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再审核其经济可行性,将由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改革将促进商业银行提高独立审贷水平,同时也对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末《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后,“独立审贷”四个字便成为悬在银行从业人员心头的又一杆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投资体制改革最大的影响便在于独立审贷,自担风险。对此,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表示:“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按照‘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掌握项目贷款评审技术,提高评审与决策效率,改进信贷审批体制,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目前,在独立审贷方面,民生银行去年开始推行了“信贷审查官”制度,其他商业银行也已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中国银行针对本行的实际情况,部署了严格的风险防范工作,在此,本刊特介绍中国银行的“独立审贷”经验,希望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去年.国务院颁布了有关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国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次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部门将不再审核社会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改由银行自主审查和发放贷款,自担风险。此前,商业银行一直把政府审批当作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道防火墙.而现在需要独立审贷,自己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这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管理体系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6.
程蓓 《武汉金融》2005,(1):38-39
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终于出台,经过10多年反复酝酿讨论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决定》的出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可小视。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商业银行完全要自我分析,自我决策,独立审贷,自担风险。这是《决定》对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和风险防范最大、最核心的挑战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7月22日,酝酿已久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配合该决定,将有若干相关办法出台,包括项目核准管理办法、政府咨询评估业务委托管理办法、项目代建单位招标办法等。  相似文献   

8.
政策概揽     
《农村金融研究》2004,(8):19-19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7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改革投资管理制度,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要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进一步扩大大型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国家鼓励社会投资,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金融机构要改进和完善固定资产贷款制度,不断提高自主审贷的能力和水平,切实防范金融…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年的等待,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终于出台了,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今后,银行完全要自我分析,自我决策,独立审贷,自担风险,这对商业银行的决策和风险控制的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的实施,以立法形式把审贷分离制度作为贷款程序的要素和贷款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确立下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商业银行建立审贷分离制度已经势在必行.但是,从一些银行具体执行的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切实可行、优质高效的审贷分离制度,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颁布实施,这不仅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认真学习、研究《决定》,对于商业银行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程中,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贷款的政策风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注     
《财政监督》2004,(9):15-16
我国投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作为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于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仅标志着我国投资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次投资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其中有六大亮点令人关注:一是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区别于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二是颁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决定》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定实行政府核准制的范围,并适时调整。专家指出,这一目录将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适时动态调整,有利于强化和完善投资宏观调控手段。三是放宽  相似文献   

13.
新的致词     
金鸡高唱,我们将送走猴年。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中国投资》杂志社的全体 同仁祝新老作者和读者新年快乐! 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引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各项改革开放 措施的推进和落实,使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发展,特别是7月份颁布 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使我国投资领域的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为在我国 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 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理 《金融研究》1996,(5):29-30
再论我国合作银行的名称与法律性质南京大学法学院张理一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合作银行”的概念,规定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包括合作银行,并要求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银行体系。不过,《决定》并未对什么是合作银行及其法律...  相似文献   

15.
自《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代建制”以来,截至2004年末的相关资料表明,全国已有十余个省市开展了“代建制”试点工作,更有一些省市及相关主管部门还陆续出台了有关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实行“代建制”的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赵志宏 《银行家》2004,(9):26-27
我国深化投资体改革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发展改革部门不再审核社会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而由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这对商业银行的独立审贷决策与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智 《金融博览》2004,(9):36-36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银行当然是件好事,使银行自主经营的权利加大了,不过银行自身的责任和压力也比以前更大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态度谨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令银行放贷的决策机制更加科学,更体现在将使银行的运作进一步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巨大需求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资产的风险管理。对贷款的行为约束和管理实践是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制度形成上的历史路径依赖,使得目前国内运行的“总行-分行-支行”三级信贷审批管理体制的缺陷局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为了真正实现审贷分离制度,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借鉴境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实施的审贷垂直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垂直审贷”)。从实行的效果观察,垂直审贷对保持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作用是明显的,其有效性和先进性也越来越被银行实务界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社会性原则田宪臣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现国家各专业银行要尽快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目前,三个政策性银行已先后建立,标志着国家专业银行的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向国有...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专业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变丁邦石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并根据需要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决定》给金融体制改革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