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及时纠正措施:基于比较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及时纠正措施"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体系中一项主要的预防性审慎监管措施。它保障了监管机构能够及时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解决了在处置问题银行时监管宽容对金融安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了银行业的稳健运行。本文在比较总结美、欧、日等国(地区)"及时纠正措施"立法基础上,就改进我国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而不倒”是美国银行业的突出问题,该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银行业自身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内在驱动,另一方面“适者生存”的政治法则以及“监管俘获”理论使得政治领导人选择救助“大而不倒”银行.救助“大而不倒”银行造成了大银行的道德风险动机和“信息瀑布”问题.此次金融危机以来,为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美国银行业规制政策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价值目标上,由经济效率为重心转向强调维护金融稳定;在规制方式上,体现为行为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折中和妥协;在监管措施上,采取了更为强化的制度安排.参考国际经验,我国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应明确评估的标准和范围,完善审慎监管措施,强化过程监管与危机处置并重,确立央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权.  相似文献   

3.
问题银行是一个全球现象,监管部门需要做好准备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在总结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了《应对问题银行的监管指引》。2007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成立工作组对该指引进行修订。2015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问题银行的识别及处理指引》,新的指引包括问题识别、纠正措施、处置技术、退出策略等内容,为监管部门识别及处理问题银行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陆续加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行列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照系统性重要银行监管要求开展恢复处置计划制定就成为此类银行应对监管的必然举措和提高自身形象、加强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国内银行实施恢复处置计划的实践出发,总结了恢复处置计划对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指出了制定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制度环境、法律等方面挑战,并从恢复处置计划与现有风险管理体系结合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解正山 《金融论坛》2011,(11):73-79
作为对新一轮银行危机的法律回应,英国颁行了《2009年银行法》,确立了全新的银行破产监管制度,实现了银行破产立法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改变了英国此前对金融市场较少干预的基本立场,相信市场自我纠错的监管理念走向终结。该法以金融稳定与存款人保护为宗旨,着重对银行破产立法目标、金融安全网参与者的权力与合作机制以及问题银行的处置程...  相似文献   

6.
从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运作情况看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民生 《中国金融》2002,(1):25-26,28
处置和降低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是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措施。按照戴相龙行长在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看出的“紧紧围绕降低不良贷款,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的要求,最近,人行武汉分行长沙办事处处置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通过重点剖析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研究和落实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服务局作为银行监管当局因北岩银行发生挤提事件而被质询,质询所提问题涉及到对风险的识别、判断、控制、处置等诸多方面,这些质询反映了对监管当局履职作为的拷问,也反映了政府及民众对银行监管效能的期待和责任追究。本文就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因银行风险事件所受质询,谈对强化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效能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银行抵债资产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述,强调抵债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从处置成本、产权转让、处置途径等三个方面,对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问题进行解析,提出了新会计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核算的几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国际业务远期信用证授信业务中,一直以来对到单货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在贸易类融资中,对授信企业提货后资金回笼的日常监管缺乏有效手段,往往会造成信用证到期支付时,银行保证金不足,又没有到单货权可以处置,给银行的远期授信形成了事实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银行机构不断加大个人信贷业务拓展,其中以自助循环贷款信用卡为代表的个人“卡贷”融合产品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自助循环贷款信用卡作为特殊的信用卡,在有效监管、不良处置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需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文献对问题银行处置框架及内在逻辑尚缺乏清晰地梳理,普遍存在处置程序和处置方法不分的问题。从实践角度看,我国问题银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相关规定散见于《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撤销条例》等法律法规。本文将问题银行处置框架分为处置程序和处置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银行处置程序的三分法,即接管程序、清算程序、救助程序,并结合美国问题银行处置实践,研究了相关处置程序的内核,分析了其对我国问题银行处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刚 《上海金融》2012,(2):34-38,117
"大而不倒"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重要监管政策,自1984年正式确立以来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该政策由于巨大的负外部性和道德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本文归纳了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美国、英国、瑞士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政策建议,指出我国监管当局应汲取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顶层设计,有效化解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带来的危害。一是督促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二是全面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三是坚持过程监管与危机处置并重,有效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表明,建立健全的银行处置机制对于有效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为此,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了《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核心属性》(以下简称"《核心属性》"),为银行处置机制提供了整体框架,对银行处置当局的设置提出了国际标准.目前,国际上许多经济体根据《核心属性》和已有处置经验,对银行处置当局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制度安排,常见的是由央行、审慎监管机构或存款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处置职能,并在银行处置的独立性、决策机制和协调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践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一、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 众多部门均对上市银行拥有监管权,多头监管固然可以增强监管效果,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各监管部门均自行制定、实施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监管政策,独立组织检查活动,分别执行处罚措施,这不仅浪费了监管资源,而且增加了上市银行的披露负担。  相似文献   

16.
《金融监管研究》2017,(8):111-114
国际监管组织1.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全球性银行(危机)处置计划实施指导文件2017年7月6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了两份指导性文件,以协助监管当局实施FSB总损失吸收能力标准("TLAC标准"),并促进(危机)处置持续获得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内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的指导原则,TLAC标准确定了G-SIBs应持有的工具和负债的最低要求,以备银行在(危机)处置的自救中随时可用。在(危机)处置中的银行连续获得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方面,有效处置的一个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有问题银行处置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必然及成本收益问题。本文在界定有问题银行处置成本和处置收益的基础上,分析有问题银行处置成本与处置收益的潜在承担者和潜在获得者,从经济学假说的角度对有问题银行处置的成本收益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素珍 《新金融》2012,(8):33-35
相对于公司不良贷款,个人不良贷款户数多,单户金额小,保全处置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因清收处置直接涉及到个人借款人的切身利益,执行难度相对较大。目前,个人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欠息减免及不良资产转让等监管政策不配套,银行难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自主处置该类不良贷款,加大了该类不良资产的板结程度。为此,建议通过改善外部监管环境,银行内部改进管理,推进该类不良贷款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2008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与银行机构逐渐认识到为了有效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防止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重大冲击,应针对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财务困难或濒临破产的情形,采取事前处置预案与相关计划准备,此即"生前遗嘱"。本文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美英等国政府针对大型金融机构处置预案制定的相关法律规范、原则及指引,剖析这些金融机构在其"生前遗嘱"中所设定的各类处置措施与方案,并探讨这一新的监管制度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战与趋势。  相似文献   

20.
僵尸企业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化解僵尸企业的银行债务风险更是银行端僵尸企业处置的重中之重.化解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需针对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所面临的困难,从风险监测、监管制度改革、信息共享、财税政策等方面同步推进.本文分析了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化解风险面临困难,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