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可 《海南金融》2011,(4):27-30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互补性使得区域产业合作和转移成为可能.在泛珠地区产业转移中,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金融服务层次不高以及规范化制度的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泛珠三角产业合作和转移.搭建产业群新型融资平台、强化"泛珠"区域产业整体布局和规划以及建立"泛珠"地区地方立法协调机制或许能成为破除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泛珠三角地区制度化的区域性合作始于2004年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这一区域性合作同时包容了在不同关税区和货币体系下以市场整合为重点的港澳与内陆省份之间的区域整合,以及9个内陆行政区之间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合作为基本特征的省际区域性经济重构,因此在区域一体化中具有特殊性。泛珠三角区域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泛珠三角地区制度化的区域性合作始于2004年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这一区域性合作同时包容了在不同关税区和货币体系下以市场整合为重点的港澳与内陆省份之间的区域整合,以及9个内陆行政区之间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合作为基本特征的省际区域性经济重构,因此在区域一体化中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泛珠三角九省中湖南省吸引外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湖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区域内九省的引资竞争不可避免.通过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九省吸引外资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市场规模、投资成本、社会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湖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他八省相比所具有的优、劣势,提高湖南省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挥产业优势,利用产业集群作用;以及加强与泛珠区域内其他各省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一、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理论依据区域金融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理论的引导下而自发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地区性合作。对区域金融理论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一)区域经济理论:指引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向1.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应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即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2.梯度转移理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拉开了地区间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在在非均衡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具代广泛表性并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和政策力的是“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借鉴了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的思想,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  相似文献   

6.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领头羊,广东在泛珠三角的金融合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解广东省在泛珠三角金融合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本刊记日前走访了广东省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罗继东。罗继东主任就广东如何参与打造“泛珠”合作平台作了如下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16日至17日,“金融信息化‘泛珠’2006·长沙论坛”在古城长沙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本着“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宗旨,旨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促进泛珠三角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来自泛珠三角区域银行系统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共三百多人出席了本次  相似文献   

8.
李国瑛 《中国税务》2010,(12):33-34
当前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国际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国内经济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代,海峡两岸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泛珠三角区域(以下简称“泛珠”)合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评价"泛珠三角"各省区的非农化水平是确定"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思路、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对策的需要.本文选用反映非农化发展水平的14项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泛珠三角"九省区发展阶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分析各省区的非农化程度及差异,研究影响各省区非农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为以后的合作与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引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中国政府提出整合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资源的战略为面临发展的泛珠三角地区提供了契机,同时,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构建泛珠三角(“9 2”)区域合作框架,密切九省(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合作(CE-PA),将进一步发挥珠三角的区域聚集和扩散效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为了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合作,需要发展泛珠三角的区域文化。在CEPA框架的实际运作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尽快消除影响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由此,需要适当弱化行政区划的概念,强化经济区的概念,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二、泛珠三角区域“文化经济”的互联互动和一体化前景广东省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构想后,泛珠三角不仅是个经济概念,也是个文化概念。以珠江文化为主体的区域文化的存在,为泛珠三角战略的提出,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支撑。笔者认为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颜蕾  丁攀  李霞 《海南金融》2009,(5):34-38
财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财政收支及平衡对于国家制定合适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泛珠九省区的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平衡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泛珠九省区之间财政收支结构异同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构建各省区财政收支结构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跃 《财政研究》2020,(4):83-98
地方保护、竞争多于合作等诸多问题导致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如何通过政府合作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政府合作的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实证模型考察政府合作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进行深入探讨。实证发现:政府合作有利于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长三角扩容后的样本同样支持这一结论。机制检验表明,政府合作可以通过增强经济联系、扩大市场潜能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间接提升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其从城市群的政府合作中获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越大;距离核心城市越近,周边城市在城市群政府合作中,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徐涛 《西安金融》2013,(9):78-80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区位均制约着整体经济发展。目前,宁夏加大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交往力度,大力推进内陆向西开放。同时,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背景下的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宁夏紧跟中部崛起战略步伐,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宁夏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入手,总结归纳了宁夏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了宁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新疆经济圈内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为该区域内经济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如资金、技术、贸易、能源、交通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各经济体应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经济圈资源的重新配置,进一步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在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推进以新疆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中国依托新疆参与区域合作的途径,以及未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空间探索分析法评价环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环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不高,大多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时间上,2005-2017年八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朝着协调的方向呈稳定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出“以长沙为中心,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差距不断缩小,且在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上还有协调发展和深度合作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呈现出了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特征。调研发现,西北五省区承接产业转移,不论从承接产业的项目数量还是项目质量看,都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承接产业转移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西北五省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转移结构不合理、部分转移产业项目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认为,加快西北五省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应该从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考量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科技金融对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小;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范围具有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溢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9.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 M)等计量模型考察老龄化、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三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老龄化不仅能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还会通过改变金融结构安排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受到金融结构单一门槛效应的影响,当金融结构水平越过门槛值而偏向金融市场主导型时,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区域这一结论存在显著差异:当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主导型时,东部地区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增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减弱,而中部地区的门槛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离不开金融支持。作为国家着力打造的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皖江示范区内金融支持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在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信贷集中度过高以及金融创新缓慢等,为此,皖江地区应在重视产业升级与进步的同时,应加快改善现有金融生态环境、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拓宽投融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