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多以前,我所在的中文系试行读书小组计划,让老师带着学生分组读书,我当即想到的是《论语》。 实际上.我对《论语》是陌生的。固执地选择读《论语》,是因为之前的两三年,我喜欢在睡前翻读几则《论语》,里面有一种宽厚的力量.慰人心胸。它谈论的是人间“正道”,言语中有爱.有理解.有宽容,有情趣,更有自我砥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感到.《论语》所要炼成的理想人格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相似文献   

2.
李零 《银行家》2007,(5):126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了两个学期,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  相似文献   

3.
宋初宰相赵普,少时为吏,读书不多。他当了宰相以后,宋太祖赵匡胤劝他多读点书。于是赵普在公务之余,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并备有书箱,每天一回到家,即打开箱子,取书诵读,有时一读就是一天。他去世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只有一部《论语》(二十篇)。普曾对太宗赵光义说过:“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指《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便是传言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言固有对儒家经典的夸赞成分,但赵普读书的故事,对今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与孔子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 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青山苍苍,青史水长.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先生的微博,是最好的教科书.我高声吟诵这部民族经典,就像基督徒读《圣经》、穆斯林背《古兰经》.  相似文献   

5.
人能弘道     
我年轻时,有人提问:"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书,你会读什么?"我还在苦苦思索时,别人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当然是《论语》了!"钱穆先生九十二岁时,说他每年至少重读一遍《论语》,并且总能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如此看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平凡人还是  相似文献   

6.
人能弘道     
我年轻时,有人提问:“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书.你会读什么?”我还在苦苦思索时.别人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当然是《论语》了!”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深交所》2009,(12):56-57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何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相似文献   

8.
年幼时信奉一句话 :“读书最乐 ,康健是福。”这些年来 ,工作十分繁忙 ,但并不影响我对书刊的偏好。我读书读刊 ,目的性、功利性不强 ,大多是率性而读 ,当自己沉浸在书刊之中时 ,世间的烦扰芜杂 ,全抛在脑后 ,有一种羽然而登仙的感觉 ,好书好刊净化着自己的心灵。我好读书 (刊 ) ,也好将好书好刊推介给他人 ,与人分享读书的快乐。或许是领导看中了我这一点 ,当分行一位从事《中国金融》宣传发行工作的老同志退下来颐养天年的时候 ,领导和组织让我来做《中国金融》的宣传发行工作 ,我便欣然同意了。《中国金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机关刊物 ,传…  相似文献   

9.
《论语》的思想朴素而深邃,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读《论语》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重读《论语》,就像亲耳聆听2500多年前先哲们充满智慧的对话,抛开历史的局限性,其中所包涵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读书之乐     
胡春麟 《金融博览》2011,(19):80-80
宋代大儒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廖廖四句.道破了读书的美妙意境,说出了书籍给人带来的那份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我乃凡夫俗子,无其他嗜好.唯闲暇时,捧读闲书.乐在其中。读书之乐.乐在读之。记得小时候,在路灯下借助微弱光亮读《水浒传》连环画册,在操场上幕天席地读武师豪侠。大点以后.在课堂上躲着老师的”火限金睛”偷看《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1.
杨虎 《西南金融》2008,(1):64-64
在成都购书中心,我看到《随想录》(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是巴金先生晚年的一部力作。全书由《随想录》、《探索集》、《病中集》、《真话集》、《无题集》组成,每小集3O篇文章,共150篇文章。我欣然买下它。我心想巴金先生的书不得不买、不得不读。读巴金先生的书不得马虎,只有认真才对。回家后我开始读《随想录》,是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可谓字斟句酌。  相似文献   

12.
我不敢说饱读诗书,但应该可以说从小就养成了比较喜欢读书的好习惯。然而,也不知道是记忆力减退了的原因,还是因为所读的好书太少,抑或是其他因素,现在想得起来我所读过的好书的书名似乎并不多。但有一本书,是我二十多年前读过的,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就是邵华泽所著的《新闻评论写作漫谈》。还记得当时买《新闻评论写作漫谈》这本书的时候,我其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实话实说》“我和儿子一个班”,讲的是安徽东至县一个只上过5年小学的农民汪永平,36岁了,与儿子同在初一一个班上读书,教书的老师比他小12岁,自己的女儿读初三,比他高两个年级,用崔永元的话来说是“整个儿全乱了套”。  相似文献   

14.
从事文秘工作后,我就与读书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去年,县局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每人每月交流一次读书心得,局长叫我作点评人,更增加了我读书的紧迫感。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专心读书。读到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读到伤感处,止不住泪眼婆娑;读到激情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读到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一时,书人融合,物我皆忘。然而,书海无涯,精力有限。我奉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将主要精力放在财经税务类书籍上,对文学历史类书中的点滴税收知识兼收并蓄。读《红楼梦》时,注意到贾雨村贪赃枉法,讹人拖欠官…  相似文献   

15.
<正>前阵子看了周润发主演的大片《孔子──决战春秋》,让我对这位至圣先师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从小就读《论语》,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不小,也对他的名言佳句朗朗上口!但看完电影之后我才头一次想到:周游列国的孔子,其实跟一般人一样,也是一位到处找工作的"求职者"!更辛苦的是孔子这位"跨国求职者"包袱不小!周游列国的孔子,可是带着整个团队(一大群门生)跟着走!所以要雇用他的老板,还得是"财力雄  相似文献   

16.
读书也要讲配套。比如,读了鸿篇巨制《大秦帝国》,还要读读作者的新著《中国文明正源新论》。前者是小说,后者是论著;前者是感性与形象,后者是理性与逻辑。"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有这样读,才会对谜一样的大秦帝国和谜一样的中国文明之正源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7.
正前几日,从华盛顿回国任职的蒋旭峰送我一本他写的书——《驻在美国》。他在外交学院读书期间,曾旁听过我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此后一直与我保持密切联系,因此我非常兴奋,回到家后,一口气将书读完。很想写几句话,让大家分享我读此书所获得的精神愉悦。我觉得书的英义标题"一个中国记者的美国观察"更能准确涵盖本书的内容。旭峰是新华社的年轻记者,2010年8月被派往美国华盛顿,任经济记者(一年后任  相似文献   

18.
《我在为谁工作》是一本好书,它让我用从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是整天辛苦的上班还是高效地工作?是在忙碌中被动地应付还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清晰的规划?相信你看过此书后会给出一个你自己的答案。这次省分行在全省农行系统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员工读书活动,我在工作之余读了这本《我在为谁工作》一书,看完后心潮起伏不平,心灵为之震撼!是的,  相似文献   

19.
读一本好书,犹如听一首名曲,让人放开心扉;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茗茶,让人回味无穷。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读书活动中,当我读完《我在为谁工作》这本书后,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使我心潮起伏,心灵震憾,从书中得到了启迪,从书中得到了鼓舞,我扪心自问,我在为谁工作?我的工作是为了谁?我感悟到:我是农行一名一线员工,我在为客户工作,我的工作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  相似文献   

20.
曾经视读书为乐趣。二十多年前,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迷上了读书,如《西游记》、《水浒传》、《杨家将》、《三侠五义》……那个在寒冷的冬夜,蜷缩在床上,看了一整夜《杨家将》,天亮后瞪着通红的眼球去上学的少年就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