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下,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也在不断进行优化,企业的市场运营机制愈发趋向于成熟化。但从企业实际发展现状而言,很多国有企业在融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这使得企业容易出现负债过高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水平。针对此,基于对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的融资管理性进行了合理化分析,以及同时合理化探讨了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提升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水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票价格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股权融资增长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该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股价信息含量对负债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体现于短期负债,对长期负债并无显著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短期负债增长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代理成本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表明,经理人学习意愿越强,投资者认知水平越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从而支持"经理人学习"和"投资者认知"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融资可以选择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国有企业是偏好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文章对融资来源的定义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国有企业融资现状,探讨了如何优化国有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4.
企业能否有效融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国有企业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国有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国有企业融资模式优化融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对当前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国外企业先进的融资经验,对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优化提出新的方法,以此保证企业发展资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来,企业融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融资规模、形式呈现体制性特征,说明企业融资机构尚未形成。企业融资机制形成,应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进行。存量调整是基础,但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增量上的规范性和规律性。正确地认识各种融资形式的特征,掌握融资成本与融资结构、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才能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出发,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形成最佳资本结构。所有一切都是企业的随机决策。  相似文献   

7.
交易费用与国有企业融资信用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制度性缺口的存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信用和信用制度的稀缺紧密相关.国有企业融资的规模、结构及融资交易成本的大小都决定于其信用程度高低以及信用制度的健全与否.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①是中国企业融资的主体.在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的过程中,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得以生成并转嫁给国有银行,产生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问题.应通过降低融资过程中的非对称信息的程度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于负利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贷软约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软预算约束”使得它们偏好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融资体系不是一个单纯解决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不确定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表现特征,本文选取后危机时期2009~2013年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确定性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企业新增投资与内部现金流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总体上面临着融资约束,并且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考虑产权性质的影响后发现,相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严重,不确定性的上升对加剧其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大;进一步考虑政府控制的影响后发现,地方国有企业也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不确定性的上升同样会加剧其融资约束,但是中央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不显著,不确定性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也是不显著的.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融资约束假说,同时也证实了不确定性会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转亏为盈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由此也反映出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偏好。通过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结论。国有企业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 ,主要是由于存在认识原因、政策原因、现实导向、制度原因、市场原因、历史原因。只有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国有企业才能找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张艳红 《中国外资》2013,(12):106-106
国家为了确保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主要又是来自大企业,大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所以国家更加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对银行也是提出了要求,那就是一定要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保证国有企业的融资方面不能有困难,但是现阶段我国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瞬息万变,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支持与对其他民营企业已经一视同仁,因此研究国有企业融资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方达 《会计师》2019,(8):22-23
为了对融资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本文对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现有的融资活动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内外源融资结构的差异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企业内外源融资结构随企业类型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别。国有企业高比例外源融资、民营企业高比例内源融资的结构特征以及资金误配置现象,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原因,并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部门产生广泛的影响。应当逐步提高国有企业内源融资的比重,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外源融资环境,但是,鉴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内生性。企业融资结构的演化和优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影响值得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方面的探索。国企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数个成功案例,引发了社会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辉 《财会学习》2016,(15):213-2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限制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融资问题的突显让更多人看到其融资难度之高、融资压力之大。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融资过程也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予以阐述,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国有企业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5-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探索了民营化改革在金融危机期间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一般国有企业,经历民营化改革的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在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上升,尽管如此,民营化后的国有企业业绩表现依旧比一般国有企业更为优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改革能够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资源配资水平、风险承担水平以及创新意愿,进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此外,在金融危机期间,民营化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在融资约束更小的企业中表现更显著,说明融资约束的改变对民营化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我国重视对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帮助国企降杠杆,进而使国企成功转型,因此,我国的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应当提高业务转型的速度,并且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近年来,我国的政策出现变动,市场大环境也为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的发展施加压力,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型为实体化企业,同时不...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但在过去的研究中,我国理论界比较注重分析资本市场运行不规范对企业融资的消极影响,而对企业融资机制不健全对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研究较少。事实上,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制约,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其融资行为往往与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理性融  相似文献   

20.
潘金生 《新金融》1996,(12):11-1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对于每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保证现代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国外经验表明,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现代企业,无不是因建立了比较牢固的融资机制并善于运用这一机制的结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多投入、低产出、多耗费、低效率的外延型粗放增长方式下,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效益低下,使国有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