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应定位为:劳动力转移应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充分利用,是保山这类西部边远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就地就近转移是实现保山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和有序转移,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大力提升地方工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的基础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配置和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珊 《海南金融》2007,(12):31-3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但由于众多原因,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本文分析了当前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探讨其制约因素及成因,提出在新形势下促进海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而劳动力的市场化则是这些研究潜在的理论前提.由于农业耕作的内在特点,农村种植业内部就存在着劳动力交换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却不一定通过市场来解决--事实上,解决这种需要的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社会亲情网络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过程.相应的案例分析也说明,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及农户的劳动力市场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农村的"零工市场"对于研究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都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张雪娥 《金卡工程》2009,13(6):174-174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运韵 《金卡工程》2008,12(10):135-135
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在给农村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在意识到这些消极影响之后,思考产生其产生的原因,以便制定能避免或消除这些消极影响的对策,从而最终既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又保持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近些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膨胀,消化吸收困难,而西部大开发恰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级政府必须因势利导,下大力气,共同研究,协调行动,不失时机地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西部转移,并使其在转移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时代金融》2019,(6):7-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虽然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程度上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象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基本做法,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据此提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人均家庭纯收入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贡献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正相关,人均耕地面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负相关。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来推动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