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和试点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样本,以财政部发布的评价指标为参考,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首次执行内部控制评价强制披露规范的信息披露情况。统计发现,样本公司对参考指标的遵循度不足50%,沪市公司对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两类指标的披露水平显著高于深市公司,规模越大或财务状况越好的公司,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两类指标的披露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逐步提升.本文以2010-2012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报告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这三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信息披露方式趋于规范化,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存在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了一定的行业特征.同时也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信息含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内部控制缺陷情况的研究,一方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2006年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33家公司为样本,同时选取54家公司为控制样本考察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报告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是报告年度的分部数目、公司的规模。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里程碑,本文分析了2011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情况和内容,包括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与财务报表重述和公司业绩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报告中重大缺陷的认定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等问题,并从问题分析中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日前制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规范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行为。规定要求,公司应当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获取的测试、评价证据为基础,如实编制和对外提供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随着2006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7月1日起施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发布实施,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逐步为人所知、走向正途,尽管今天看来,当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侧重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以及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等方面,还不十分规范和完善。直到2008年中国国家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够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的决策。本文主要对2007年沪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于实现内部控制三个基本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内控的规范性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一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其中的一些规定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冯悦 《上海会计》2010,(7):27-29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正式颁布,上市公司进入了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的阶段。本文以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对年报中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整理分析,对海内外内控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由自愿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而在2008年我国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也开始向强制性披露方式转变.论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理论分析内部控制信息由自愿性披露方式转变为强制性披露方式背后的原因,经过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方红星  戴捷敏 《会计研究》2012,(2):87-95,97
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不仅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披露动机,而且取决于审计师是否愿意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8—2009年年报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信息所带来的研究机会,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一特殊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降低代理冲突和传递信号不仅是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主要动机,而且是其自愿提高鉴证信息披露质量(扩大鉴证范围和提高保证程度)的主要动机;审计师声誉越高,越不愿意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提供高程度保证;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内部控制质量会显著影响审计师对鉴证风险水平的评估,进而影响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鉴证范围和保证程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信息公开的经营实体,上市公司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投资者,股东希望公司能合法经营,同时能保障效益、持续增长,实现战略目标。因此需要关注公司的各种报告,了解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内部控制运行状况。从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信用遭到广泛质疑,披露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美国出台了SOX法案,随后,我国沪深两所也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本文针对境内上市的、非国有控制的、规模中等的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指引》发布前后内部控制披露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实施企业内控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施企业内控审计中,应当正确处理好企业内控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关系、企业内控自我评价与注册会计师内控审计的关系、内控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财务报告内控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的关系、企业层面控制测试与业务层面控制测试的关系、重大缺陷披露与其他缺陷沟通的关系。同时,应当深入研究非财务报告内控测试的范围界定和方法技术问题、内控测试评价的样本选取问题、首次执行内控审计与连续实施内控审计的策略问题、内控审计报告的披露形式问题、内控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问题、内控审计结果的利用问题,推动内控审计扎实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5.
In an effort to make audit reports more informative to financial statement users,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 requires an expanded audit report in which auditors are required to disclose critical audit matters (CAMs). The new standard (AS 3101) became effective for audi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arge accelerated filers for fiscal years ending on or after June 30, 2019. Using a sample of annual reports of large accelerated filers with and without CAM disclosures, we examine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mandatory disclosure of CAMs in auditors' reports. Ou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ompared to auditor reports reporting no CAMs,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CAM disclosure in the auditor's report provides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to equity investors withou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udit costs. However, using the benchmark of a single CAM disclosure, multiple CAMs in an auditor's report results in higher audit fees and longer audit delays.  相似文献   

16.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upplemental Voluntary Disclos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tandard result in the voluntary disclosure literature is that when the manager's private information is a signal correlated with the firm's liquidation value, mandatory disclosures substitute for voluntary disclosures. In this paper, we assume that the manager's private information complements the mandatory disclosure and show that the content and likelihood of a voluntary disclosure depend on whether the mandatory reports contain good or bad news. This different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oduces new, testable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probability of and market reaction to voluntary disclosures. We also show that changes in mandatory disclosure regulations can ha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due to their effects on the manager's willingness to voluntarily provide supplemental disclosures.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closure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Jordan after important changes in economic and accounting regulations. It also repor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gate disclosure (both mandatory and voluntary) and a number of company characteristics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for Jordanian companies listed in Amman Stock Exchange (AS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aggregate disclosure (its average was 69%) 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 in Jordan. The extent of mandatory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s was 83% and 34% 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irm size, profitability, number of shareholders, listing status, industry type, audit firm size and company age are significant variables in explaining the variation in the level of aggregate disclosure among Jordanian companies. Meanwhil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firm size (sales), profitability (ROE), audit firm size, industry type and listing status,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aggregate disclosure.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sample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that are required to audit and disclose any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y (IC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mandatory ICD disclosure on accrual quality (AQ) in China. We find that relative to voluntary ICD disclosure, mandatory ICD discl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AQ, as proxied by abnormal accruals, suggesting that the mandated disclosure of ICD effectively identifi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n Chinese firms. This relationship is enhanced by government control of firms (especiall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by the intensity of government inspections and is stronger in undeveloped regional markets.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SM-DID method and use of different measures and samples.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mandated disclosure of ICD and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s in emerg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相关数据,立足于公司特征和外部审计角度,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因素中,是否海外交叉上市、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百分比和资产净利率是比较一致的显著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审计尚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个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与内部控制披露管制相关的政策含义。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但投资者对不披露任何缺陷与披露重要缺陷并没有进行差异化的风险认知反应;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描述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无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还发现,对管理者的信任是内部控制缺陷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影响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使用程度越高,越能强化内部控制缺陷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