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评估行业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与祖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脉搏和谐共振.回首往昔,光阴荏苒,岁月蹉跎.广大评估人不仅见证了评估行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每个评估人的心中也一定会有许多难忘的记忆和感人的故事.为使广大评估人了解评估行业的历史,回忆评估行业的历史,记住评估行业的历史,深刻体味评估人的事业、生活、工作的酸甜苦辣,从而更加珍惜评估行业来之不易的今天,更好地投身于我们热爱的评估事业,<中国资产评估>编辑部拟开展"中国评估记忆"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产评估》2013,(11):24-2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中国资产评估丛书》和《百名评估人风采〉画册,目的是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诞生二十年之际.对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展示评估人二十年来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彰显为评估行业作出历史贡献的杰出代表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见证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当前,全球金融和经济格局面临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全面认识资产评估行业价值,准确把握资产评估行业定位,继续深化资产评估准则建设,着力推动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对于充分发挥准则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记忆的一年:对于中通诚资产评估公司也是值得回顾的一年。十年前,中通诚克服了企业创造初期的经营困境,坚守信念、完善制度、主抓质量、开拓市场,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并积极回馈社会,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声誉鹊起,完成了十年的华丽转身。在这十年中,中通诚人虽然经历了奋斗的艰辛;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回顾中通诚发展历程,追寻十年走过的足迹,可以从中找到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构架及各项具体准则的建立,成功构建了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至此.中国评估业有了自己的。系统的国家级标准.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趋向成熟,中国资产评估师自律走向规范.市场主体价值对话的专业平台基本形成.是中国评估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反映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情况,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起草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报告(2021年度)》,并于2022年印发。本文摘编了其中的主要内容,通过梳理分析行业管理、行业规模、业务发展、机构概况、人才队伍与培养以及专业研究情况,为社会各界了解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产评估》2009,(9):F0002-F0002
《中国资产评估》作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会刊,于1996年创刊并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以来,在财政部、省市协会、评估机构、专家学者、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发行量逐年上升,发行范围逐步扩大,现单期发行量已近3万册。在中国评估行业的权威性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资产评估》已成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思想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产评估》2009,(4):41-4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讴歌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评估行业与祖国同呼吸共发展的成长历程,弘扬广大评估人团结、奋斗、奉献的精神,《中国资产评估》编辑部拟开展“与祖国共同成长”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9.
引言:2007年11月28日,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同时财政部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又共同发布了包括8项新准则在内的15项评估准则。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正在不断地规范发展。完善的准则体系是成熟中介行业的标志和象征。评估准则是规范和维护执业行为的准绳;是行业监管的依据;是行业赢得市场需求、获得社会尊重的重要保证。资产评估准则的建设取得这样的成果,凝结了评估行业二十年发展过程的艰辛,是评估人努力付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评估行业专业严谨的特征。这套准则涵盖了评估执业程序的各个环节和评估业务的主要领域,标志着中国比较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评估行业影响力,促进评估行业规范发展、高质量服务于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霁 《中国资产评估》2008,(4):F0002-F0002
2008年4月3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澳大利亚资产学会联合成功举办了“中澳资产评估国际论坛”。由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前主席、澳大利亚资深评估专家麦克拉马纳先生为团长的来自澳大利亚资产学会的管理层和行业专家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学科院校专家。在京部分评估机构负责人及行业专家等40多人就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前言:近年来,广大女评估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评估行业建设,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她们立足岗位,不畏困难,勤奋工作,为促进行业发展、扩大行业影响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经全国妇联同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全行业广大女评估师中开展了巾帼建功活动。经过层层选拔决定授予山西嘉正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等33家资产评估机构“2008资产评估行业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授予万伟等34名女注册资产评估师“2008资产评估行业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2008年资产评估准则发布会.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2008年,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资产评估行业系统管理人员和执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资产评估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去年发布的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产评估》2014,(5):45-45
3月初,厦门市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汤金木带领秘书处一行五人到厦门部分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走访调研.与机构负责人和评估师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厦门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广大会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前言:自1998年起,财政部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就开始研究建立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十年来,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建立凝聚了行业专家的力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广大评估人士共同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建立,共同体验着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立的艰辛。  相似文献   

15.
引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空间。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方式。资产评估不但有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带来的经济意义;同时,还具有维护社会公正,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资产评估不但为企业的改制、上市、兼并、资产重组,以及中外合资和合作等提供了服务,还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抵押担保、拍卖底价和诉讼资产价值的确定等众多领域提供了服务。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伴随着改革的春风,资产评估走进人们的视野.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时光轮转,蓦然回首.过去的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20年,也是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20年。20年的道路不平坦,资产评估行业奋发图强、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之路。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带领广大资产评估工作者实现了行业建设、专业建设、协会建设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虽然发展迅速,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评估实践操作、政策法规环境、市场服务机制以及行业自身建设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这其中,评估准则建设的滞后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从2001年颁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以来,今年又陆续颁布了<资产评估准则一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一基本准则>,而且今后还将继续颁布系列其他的准则.从这一点讲,可以说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进入了一个准则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中国评估论坛。在此,我谨代表财政部对论坛的举办、以及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二十年来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并辛勤奋斗的广大从业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9.
文豪 《中国资产评估》2023,(6):62-67+81
关于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引发诸多讨论和争议,至今仍未形成共识。这一状况也制约了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本文分析了资产评估学科、专业与行业的关系,阐述资产评估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以及涉及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促进资产评估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前言:自1998年起,财政部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就开始研究建立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十年来,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建立凝聚了行业专家的力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广大评估人士共同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