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治理、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监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真实、客观、全面的会计信息披露为参与公司治理的各个主体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治理能够有效运作:同时公司治理通过一套制度安排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目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甚至虚假会计信息泛滥,其根源在于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改变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现状,提升国有企业的价值.但是,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治理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力的状况,阻碍了改革的进行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进而提出加强会计监督、财务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是报告制度,没有公开披露信息。而国外有些国家国有企业有相对成熟的信息披露机制。我们有必要增加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减少相关人的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大力发展,为了应对全球的金融经济不断变化的形势,我国国内的国有企业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体系,国有企业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关系到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传统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已经不适用与如今的时代,而构建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是目前国家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郝秀琴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5):1-3
目前国有企业出现的种种不良经济行为,与会计监督弱化密切相关。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会计监督,以有效控制国有企业不良经济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有企业正处在内部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应从加强会计监督这一角度入手,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与全面性,针对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进行提前防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然而,从当前的工作进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本文分别针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现存问题和强化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力求找到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促进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水平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与监督评价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581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617亿元,占30.7%;实现利润10795亿元,占39.8%;应缴增值税5951亿元,占43.6%。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和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在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政府机构监管、环保立法和执行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证券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信息的集散地.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必须通过一整套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信息评价、信息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更准确地说,证券市场能否有效运转,是以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熟程度为基础的.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会通过信息披露的途径在市场上广为传播,被市场参与者选择接受,进而影响其行为决策.无论从企业上市之初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还是中期与年底的定时报告,都构成了证券市场的重要信息来源.芝加哥大学教授Eugene Fama建立的"有效市场假说",证实了会计信息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为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建立了基础.[1]近期证券市场的虚假信息披露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会计界的巨大反响和深思,也使得信息披露的规范成为刻不容缓的严峻课题.本文试从信息披露失真的本质入手,分析其原因、特点和治理对策.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报表包含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审计相关报告信息、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文件. 相似文献
12.
13.
余丹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3):74-76
会计法修订至今,信息质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法与经济相结合角度看,目前会计法由于对会计行为主体权责划分依然不明或不合理,会计行为主体在执法、司法、守法中逐利的需要,其行为偏离了法定轨道,会计信息质量没有达到应有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联营企业与完全集团成员企业交易及其披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现行法规对联营企业与完全集团成员企业交易未实现利润抵销及联营企业与完全集团成员企业交易及其披露问题尚缺乏明确的规定 ,给一些公司操纵会计利润及资产规模以可乘之机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笔者认为 ,从实质上看联营企业已构成了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 ,联营企业与完全集团成员企业间的交易属主体内部交易 ,其交易未实现利润应当予以抵销 ,以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外 ,因联营企业在合并报表中采用的是“一行合并法” ,使得联营企业与完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不能够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直接抵销 ,联营企业与完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交易属关联交易 ,充分披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 总被引:108,自引:2,他引:10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十五”计划和 2 0 10年远景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环境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 ,应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入手 ,分析了上海证券市场中部分强污染行业的有关情况 ,结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揭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Cost of Capital, Strategic Disclosures and Accounting Cho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Theory suggest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However, empirical research has not, in general, confirmed this. In particular, Botosan (1997) finds no evidence of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for firms with a high analyst following, and moreover, Botosan and Plumlee (2002a) find that firms' cost of capital increases with timely disclosures.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is puzzle. First, the theory‐driven hypothesis may be false and require re‐specification. Second, there may be correlated omitted variables contaminating the results. Finally, these inconclusive results may have arisen due to problems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disclosure. We construct an innovative measure of timely disclosure, that attempts to capture quality rather than quantity of strategic disclosures. In addition, motivated by new theoretical research by Gietzmann and Trombetta (2003) , we control for a possible omitted variable, namely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With this revised research design, we find the expected negative relationship. Furthermore, as predicted by Gietzmann and Trombetta, this relationship is only significant for firms adopting aggressive accounting policies.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会计组织监控的若干模式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企业会计组织监控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从企业治理层面 ,由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主导的会计组织进行监控 ;二是从企业经营层面 ,由经营者对分权机构会计组织进行监控。本文从会计角度研究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同模式 ,运用治理理论、代理理论、控制论等理论解析企业治理层面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主导的会计组织监控的不同模式 ,从监控主体进行分类 ,提出了以股东会为中心、董事会为中心、监事会为中心、监事会与董事会相结合的监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会计研究》2016,(7)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研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我国2004-2013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管理者代理成本与纵向兼任高管显著负相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这表明,纵向兼任高管作为控股股东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监督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纵向兼任高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同时丰富和拓展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代理问题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