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至今已发放一百余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俗称“第三方支付牌照”)。伴随着牌照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急速扩张,带来终端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套用MMC码、恶性竞争等问题,同时由于监管困难,给洗钱、套现、克隆卡等银行卡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亟待关注。一,基本情况(一)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惠州扩展收单业务根据调查,自2011年以来,已有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惠州开展收单业务,如通联支付、好易联、杉德、快钱、拉卡拉、汇卡商务、易宝支付等。(二)未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涉足银行卡收单业务,银行卡收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支付机构合规经营理念淡漠,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水平亟待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监管体系,强化支付机构内部管理,加大对收单机构的检查处罚力度,建立支付机构退出机制,以提高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能力,防控支付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1日下午,央行正式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办法》规定了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以及管理细则等,以规范第三方支付产业、促进其良性发展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4.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5.
尚睿  吴晓芳 《甘肃金融》2016,(10):17-20
支付机构是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业务类型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文章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立的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监管框架下,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明确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手段,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等。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线下POS收单和互联网收单分别占比59.8%和33.5%。新兴的网络支付给传统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格局,并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约束探讨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变身互联网银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境外业务越来越受到大型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的重视。以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支付宝为例,其跨境支付业务的年增速超过100%。为了满足境内个人通过网络购买境外商家物品的小额支付需求,支付宝与国内银行合作开展了境外收单业务。  相似文献   

8.
自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机构正式纳入人民银行监管范畴,其作为银行卡收单市场新兴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付机构的活跃带动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但伴随着其业务发展规模的逐渐攀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银行卡收单市场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监管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合作业务主要涉及网银支付、快捷支付、聚合支付、第三方代扣和第三方POS收单等。但随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多元化,商业银行面临着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风险、客户资金安全风险、洗钱交易风险、银行声誉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从机构管理、资金安全、交易监控、消费者权益保护四个维度,明确审计查证思路和重点,帮助商业银行提升风险防范与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正式纳入人民银行监管体系,对其监管将趋于日常化和规范化.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发展现状,探讨2年多监管实践中发现的支付机构自身和业务发展问题,结合目前监管实际提出政策建议,以更好履行监管职责,促进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呈几何级乘数发展,甚至延伸到乡镇等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收单业务的违规行为也日趋严重,违规形式朝多样性、隐蔽性、高科技化发展.如对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不加以遏制,则无法引导银行卡收单市场向健康、有序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水平将走向下行通道,更无法应对支付行业国际化的严峻形势.本文结合目前支付机构银行收单业务的违规乱象,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2010年6月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法地位,第三方支付发展前景日趋明朗,如何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效防范业务发展中潜在的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本文拟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特点,运作模式以及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分析,探讨相关风险防范揞施。  相似文献   

13.
植凤寅 《中国金融》2012,(21):90-93
主持人的话: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带来的不仅是旅游的狂热,也同时催生了网上购物热潮,吃喝玩乐、家电家装以及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的用户数量大增,而这一切都与第三方支付直接相关。从最初的"无证驾驶"到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即所谓"牌照"),我国支付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创新的速度以及竞争的程度都在加深。多少"钱景"值得众多机构趋之若鹜?又有多少"险景"隐在其中?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以"非金融机构"的身份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业务可能  相似文献   

14.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向一线以下城市发展,延伸到市、县甚至乡镇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交易量迅速扩大,随着非银行金融支付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但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惑.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监管者,于2010年9月正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由缺乏监管阶段过渡到了严格审批阶段.本文从近年来我省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入手,描述现有体制下的监管情况,指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加强和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该办法明确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许可证申请、经营范围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此举标志着非金融支付机构的行业地位正式被央行认可,并将其纳入央行的监管范围。这标志着在“灰色地带”徘徊了十年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银行家》2014,(5)
正上市银行涉房贷款超三万亿,中行农行占比同比小幅增长4月1日证券日报报道,截至3月31日、11家上市银行2013年对公业务中涉及房地产产业的贷款余额合计超3万亿元.五大行的涉房贷款态度出现了分化.其中,中行和农行涉房对公贷款的占比同比都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央行否认设三方支付管理办,将继续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4月10日,央行回应并否定将设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办的传闻.称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已在2013年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作了规定.央行继续鼓励创新、规范服务的总体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支付机构作为新的市场力量,在银行卡收单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支付机构起步较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其银行卡收单市场存在的问题亟待关注。笔者通过对汕头辖区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发现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市场相关法规尚未完善、收单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情况、收单市场监管乏力等问题,并对基层央行如何加强对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监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支付业务。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目前,各大支付厂商都在紧锣密鼓的备战中,希望能在第一时间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  相似文献   

20.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向一线以下城市发展,延伸到市、县甚至乡镇等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的违规行为也呈现多发态势。笔者结合辖内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现场检查、日常监管情况,呼吁高度重视和尽快治理部分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野蛮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