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金融竞争。金融竞争主要不是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下是笔者就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所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丁浩  侯磊 《金卡工程》2010,14(9):188-188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金融中心建设遵循法治化道路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由于金融基本制度的事项应当由国家统一立法,因此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法制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地方金融立法权限和空间有多大以及如何协调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等实际问题。笔者运用立法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探讨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地方立法空间和国家层面立法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立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主导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博弈历来是大国崛起与博弈的制高点。全球化战略新思维应成为我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明确的定位思路,同时,借助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紧构建主动金融战略与策略,尽快完成从被动金融向主动金融的转型;最后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中心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制高点和参与全球资源竞争和分配的核心.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中心,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巾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表明.围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兴衰与共的关系.2009年4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了建设"两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冀望以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5.
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产业的升级,长三角地区对跨区域的现代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长三角作为支撑,同时长三角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上海金融中心的促进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分析长三角目前金融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国家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7.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定位与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永达  王浩 《新金融》2009,(6):24-2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亟需适时建立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对英国伦敦金融城集聚金融优势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程分析,以构建金融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相关要素的综合评判,进而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从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从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理应发挥着主导作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视角,结合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从政策制定、机构建设市场发展和产品创新等多层面,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抓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契机,不断提升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竞争力,加快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金融业对外开放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外资银行应如何进行其战略选择,是恶意竞争还是合作?本文分析了中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从竞争与合作博弈的角度对两者的战略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