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最近通对个别商业银行的试分类,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结合实际更好地推行五级贷款分类法: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们注意到,银行对发放的贷款实际的风险状况了解不如企业,其他部门对贷款的了解也不如信贷部门。问题是,人民银行稽核人员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稽核人员工作再认真负责也无法全面了解贷款状况,而利用五级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如五级分类法中商业银行必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日各家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其分类标准与原执行的仅仅按贷款期限划分贷款形态相比,要求的知识含量要高很多。五级分类法更能动态、客观全面地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特别是五级分类后三项贷款分类与“一逾两呆”口径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是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也是准确揭示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需要。本文对目前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是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也是准确揭示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需要.本文对目前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法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信贷管理的重点,明细了风险的内容。但就其操作过程等方面仍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为: 1.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方法中主观分析判断因素较大。它不同于现行的分类那样有明确的限量指标,达到什么指标列入哪个档次都是很直观的,……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评估有赖于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风险判断分类系统。人民银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引进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方法,并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本文对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理论基础、操作流程及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现行贷款分类方法的主要弊端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把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帐四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法实际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确立和四大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以期限为依据的贷款分类法弊端日益显现:(一)信贷资产质量识别滞后,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我国现行的贷款质量分类法主要以贷款是否逾期以及逾期长短进行认定,对于贷款风险只能事后发现和控制。而未到期贷款并非都是正常贷款,也存在大量的隐形风险。如有的贷款虽未到期但贷款人已丧失还款…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自1998年开始推广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以来,已历经四年,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情况看,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很不理想,特别是国有商行更多关注于期限为主的"一逾两呆"分类法,贷款五级分类大多流于形式,分类结果很不准确。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在贷款风险的分类上如何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真实、动态、全面地反映资产现状,积极、主动地防范信贷风险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与国际经营管理标准的进一步接轨。本文分析了建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以提高贷款监控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淑娟 《财政监督》2002,(12):46-46
一、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定义五级分类法是以风险为基础,其任务首先是暴露风险、量化风险,揭示贷款的真实价值。人民银行规定:根据贷款及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不同类别,即"五级分类"。前两类为优良贷款,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二、目前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从1998年试点到现在全面推行五级分类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基础管理比较薄弱,贷款的档案资料不全甚至遗失,给分类工作带来了困难。五级分类建立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客户信息量的要求不仅是丰富、完善、翔实,而且要求要活、要新,更要动态监测、分析由表及里,由往而今、去伪存真。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使信贷员素质再高也不能准确判断五级分类的结果。五级分类由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新资本协议,各国金融监管不 对金融机的监管降了要示机构的信贷投资职能符合风险分散及 健原则外,还要对金融机构单项信贷,资产分类和提取呆账准备金政策进行定期检查,评估这些政策和实际资产质量是否相适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的贷款分类管理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所能获得的信息,按照最能反映贷款内在风险程度的标准,对贷款内在风险程度进行提示和评价的过程,贷款分类的 和原则是建立一种以风险为基础,对贷款实行质量进行分类的程序,使商业银行或者监管当局更容易了解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状况,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面对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环境和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融资渠道多元化,商业银行纷纷将消费信贷作为调整资产结构、扩大业务收入的信贷业务的增长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2005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lO.45。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实行科学合理的贷款分类方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是国际公认的对银行业审慎监管的法。随着我国金融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的商业银行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标准,对贷款质量进行五级分和披露。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效果不太明显。文章对其成因进行了分,并就如何完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人总行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银发[1998]151号)并几次修改以来,关于贷款分类的话题一直成为金融界讨论研究的热点。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个不同档次,即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或贷款风险分类法,俗称五级分类,下同)与以贷款期限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俗称四级分类,下同)相比,在标准、途径、手段、措施等方面有了本质的改变,按照这两种分类法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一逾两呆”是银行长期以来对不良贷款的统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金融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往这种单纯以期限划分的贷款分类法,已极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得不使金融界把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稳健发展的主基调。货款五级分类活的推行正是顺应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一形势要求。它是银行信贷管理体系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举措,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一、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对信贷管…  相似文献   

16.
毛金明 《金融与市场》2002,(12):7-10,17
一、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 根据天津分行所辖部分地区国有商业银行1998年以来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通过对银行客户信息真实性、分类标准合理性、信贷人员适应性、操作办法可行性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分类结果进行判断,笔者认为,由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致使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推行困难.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杜绝了不良贷款认定迟缓的问题,准确及时地揭示了贷款的真实质量,防范了信贷风险。本刊记者就我国商业银行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有关情况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魏国雄。  相似文献   

18.
海北州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从2002年开始,先后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几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认真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指导原则》,积极地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在消除“一逾两呆”贷款分类方法的不确定性,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等方面有了积极的进步,体现出了五级分类方法的先进性。但目前各行在推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现代商业银行》2012,(7):11-11
大型商业银行开展贷款5级分类自查工作 据悉,近日银监会已经要求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开展贷款5级分类自查工作。据了解,银监会推动的此次五大行自查,主要集中于贷款分类在制度、流程、操作三个层面是否合规、准确。具体而言,在制度层面,主要检查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是否符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流程方面,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人为调整分类结果;操作上,是否存在借新还旧等方式掩盖贷款风险暴露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现行的贷款分类方法已不能动态反映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普遍接受的贷款分类标准,也没有权威的准则与指导方针。本文分析了我国的贷款分类方法的现状,在借鉴部分欧美国家监管当局做法的基础上,对如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贷款分类方法作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