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云琪  于荀 《西部旅游》2023,(21):91-93
<正>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产业正积极与文化等产业融合,IP赋能文旅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新的趋势。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如何借助IP优势打造别具一格的IP营销模式,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文章以迪士尼为个案,分析其IP营销现状,结合4I营销理论提出科技赋能、关注个性需求、线上线下多渠道互动营销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旅游企业提供IP营销新思路,促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剑 《西部旅游》2023,(19):10-12
<正>未来乡村是浙江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单元,从体旅融合视角规划未来乡村,有助于释放乡村体育旅游市场的活力,赋能浙江省未来乡村产业、生态、文化协同发展。文章基于理清体旅融合赋能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的逻辑理路的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提出体旅融合赋能未来乡村三大场景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文章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省级旅游示范村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进行调查,构建以红崖村、鲁班村丹霞地貌,花园村岩浆岩地貌和花庙村变质岩地质遗迹为核心的地质旅游研学路线。通过花庙地质文化村建设,利用花庙村类型多样的变质岩和丰富的构造现象,推进地学科普系统建设,使得地质旅游资源可见、内容可读,利用地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旅游与农村商贸流通融合发展将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升级。目前,乡村旅游与农村商贸流通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如融合联动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形成、深度融合与产业链延伸不足、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人才不足等。据此,文章提出完善“旅游+流通”服务体系、延伸拓展产业链、数字赋能推进“旅游+流通”双向深度融合、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策略,以期推进乡村旅游与农村商贸流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黔南州位于贵州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及省、州旅游发展政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将乡村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进行融合发展,能满足旅游都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层次的旅游需求,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动,能有效促进黔南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第三产业的社会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全域旅游就是在此环境中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理念,意在通过发展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建立和提升帮助区域民生经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闭环,不仅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助力,还为全域旅游的完整合提升提供了帮助。本文从全域旅游入手,以广西为例分析乡村旅游产业提升、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城乡居民对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一新趋势,结合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各地高度重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本文以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首先介绍了乡村休闲旅游的概念,阐述了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随后分析了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促进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发展与群众文化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群众文化体系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推动力。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对乡村旅游发展与群众文化体系建设的关系做简要分析,其次就乡村旅游背景下如何推进群众文化体系高质量建设做重点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旅游发展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农业旅游为例,在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区域农业旅游发展环境,根据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普遍性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优化农业旅游资源配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全域旅游视角下,湖北宜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不仅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微度假”的好去处,还大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文章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宜昌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宜昌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策略,以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旅游能够提高农民就业率,调整农民经济和农民产业结构,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大数据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乡村旅游已经不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必须向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而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的参与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智慧化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民参与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为我国乡村旅游在向智慧化方向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民参与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夏倩 《西部旅游》2023,(24):1-3
<正>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关键要素,然后基于环境承载力定义及指标体系总结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乡村旅游可持续评估指标,最后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乡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服务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旅游消费比重逐渐增大,旅游产业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应当对特色旅游的发展引起足够重视。乡村旅游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是人们返璞归真、追求自然旅游需求的良好佐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两者的融合是未来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基于文旅融合思想,对乡村旅游创意内容和发展路径进行讨论,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创意源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国家乡村旅游正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力,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乡村旅游已然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旅游活动之一,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增长点,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由于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网络旅游信息已经成为了旅游行业最重要的营销手段,乡村旅游也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代。依托电子商务的发展,乡村旅游信息日趋完善,为整个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正>新媒体的运用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契机,“互联网+乡村旅游”成为了新的乡村旅游营销方式,可以优化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文章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针对其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对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以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混合发展是构建乡村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乡村环境、保护生态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借鉴英国威尔士乡村旅游所取得的经验,希望能为中国乡村旅游提供一些借鉴。一、英国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英国民谚:英国即乡村,乡村就是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乡村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也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同时互联网下智慧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本文以郑州市黄河滩区乡村旅游为研究出发点,对目前郑州市黄河滩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入探析,结合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优势,发展和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旅游已经逐步成为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其中乡村旅游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本项目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延边州的乡村旅游进行探究,以全域旅游的视角寻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基于黑龙江省这片红色沃土,利用共生理论对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特色不足、基建不足、机制不足等问题,提出红色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旨在创新红色文旅新业态,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为红色基因传承和文旅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了游客体验乡野生活与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广西乡村旅游凭借自身优势迅速发展,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产品变现、乡村旅游用地、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分析了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科学合理规划,深挖特色资源,走特色差异化之路;完善乡村旅游用地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精准市场定位,加大品牌营销投入,创新营销策略;壮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激发乡村旅游创新创业活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