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感研究是人地关系调整过程中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领域。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旅游地方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厘清该话题的研究脉络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研究发现:(1)国内旅游地方感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呈“上升-稳定”趋势,大致形成了理论导入(2007—2010年)、议题扩展(2011—2015年)、本土创新(2016—2020年)3个阶段。(2)旅游地方感研究视野与内容越来越多元、丰富,研究热点较集中于地方感理论探讨、不同主体地方感特征、不同类型旅游地地方感构建、地方感实践价值等。(3)旅游地方感研究总体上从本体、主体、客体3方面展开;旅游地方感理论、旅游者与居民地方感构建、地方感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地方感的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关键词共现、高频及高中心性方面表现突出,呈现出从理论导入走向理论建构、从议题集中走向视野多元、从学术关注走向多元关注等热点演进脉络;当前旅游地方感研究聚焦于新时代人地关系演化所引发的行为和情感的变化。(4)未来旅游地方感研究应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和新时代战略,重视旅游地方感研究的理论创新,拓展旅游地方感研究的范畴内容,加强旅游地方感研究的方法融合,扩大旅游地方感研究的地域代表性,构建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旅游地方感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北京为集聚扩散点,借助杠杆原理,本文分析了1996~2006年北京与我国15个热点旅游省市双向入境旅游流平衡点动态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5条旅游流中流动强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北京←→广东两条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流平衡点的总体转移规律呈现出逐年向北京趋近的态势;从转移幅度来看,近距离和远距离对流省市与北京之间的平衡点向北京转移的幅度大于中距离对流省市,总体呈现出"U"形结构.  相似文献   

3.
有效、准确的旅游流数据获取是决定旅游流研究科学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流相关研究中的旅游流空间数据获取方法的梳理,认为旅游流数据获取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旅游者时空账户、现代追踪技术、二手面板数据和其他途径等5种,通过成本、效率、可操作性、拓展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对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述评,并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与不同.文章指出,目前国内旅游流研究仍存在数据获取方法单一、现代技术应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尚未实现与国际研究的全面接轨.文章旨在能够引起旅游管理部门和研究者对旅游流数据获取的重视,以科学、有效的途径收集准确、适用的数据,提高旅游流研究的科学性和对旅游业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Mill & Morrison的旅游系统理论,文章构建了由6个主类和61个亚类组成的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The tourism research system categorization framework),选.取31本国际旅游期刊在2003-2012年期间的10058篇文章,从而提取出13669个关键词(其出现频次为41624)并进行归类,运用演绎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旅游研究主题进行大数据整理.文章识别出旅游学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和各个旅游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从主类来看,最受关注的是“目的地”领域,其次是“需求”和“营销”领域;从亚类来看,最受关注的是“市场细分”和“吸引物和节庆”领域,而“基础设施”、“交通(旅游目的地内部)”和“旅游客流”等领域受关注度最少.最后,本文试图寻求与旅游学学科树进行理论对话,重新检验了近10年国际旅游研究在国内分类框架的学科特征与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艺旅融合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回顾艺旅融合发展的缘起与演进,剖析艺旅融合的研究现状与主要议题,尝试构建艺旅融合的研究框架。研究认为:(1)艺旅融合的历史与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一直是旅游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旅融合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民族艺术与旅游融合、文学艺术与旅游融合、艺术展演与旅游融合、艺术街区与旅游融合、艺术创意产业与旅游融合、艺术教育与旅游融合等。(2)艺旅融合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及融合媒介3个层面:在融合主体方面,艺术旅游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审美素养,通过旅游体验来欣赏艺术之美,并积极参与艺术创意活动;在融合客体方面,艺术旅游资源的呈现形式不断变化,消费内容从早期的艺术品本身(艺术工艺品),逐渐发展成艺创产品、艺术节庆等创意形式,实现了从关注艺术品本身到关注整体艺术氛围的转变;在融合媒介方面,数字技术支撑着艺术与旅游数字化的发展,旅游中的艺术呈现从传统的视觉上的展示,发展至更加强调过程性的互动体验。(3)基于艺术与旅游的融合现状,从融合要素和融合路径两方面出发构建艺旅融合的研究框架,以期为艺术与旅游...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报》是刊载地理学研究权威成果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学术期刊,刊载的旅游地理学学术研究成果反映了该学科的特征、主题和发展态势。本文以《地理学报》刊载的旅游研究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旅游地理学相关领域30年来的研究成果图谱,可视化展现其主要学术力量、热点主题、研究方法及其时间演变过程,从而考察30年来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旅游地理学载文数量日益增多,主题呈现多元化。相关成果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起步转向、继承发展和综合发展的3个旅游研究阶段。同时,整体研究呈现向东部倾斜的趋势,且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亟待完善。未来需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理论创新、学科交叉,促使旅游地理学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旅游政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以旅游学与政治学为母学科,同时吸纳二者的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并将政治学的宏阔视野纳入旅游研究,大大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旅游研究的内容,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众多崭新的视角.旅游政治学应在深入探讨中国政治与旅游问题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为中国旅游研究与实践做出积极贡献,推动中国旅游学与政治学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作为一种视觉体验活动,探究旅游者的注视兴趣、视觉轨迹及其影响对发现旅游者视线特点、改进视觉对象的呈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传统自我报告研究方法所存在的主观偏差,如何更加客观科学地揭示旅游者视觉规律成为旅游学界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不断成熟,使得通过眼动探究内心成为可能,并逐渐引起旅游学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眼动原理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脉络,然后总结和分析了心理学与管理学等领域的眼动研究进展,并对旅游领域的眼动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述评,最后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展望。研究发现,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界对眼动研究的关注开始升温,成果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营销、旅游地图与旅游地空间感知以及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本文基于对旅游眼动研究框架的梳理,建议未来可以从挖掘眼动心理机制、关注视觉材料加工模式、探索眼动指标、提升眼动研究外部效度以及规范眼动研究流程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业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服务业的范畴,正在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医疗旅游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医疗旅游的概念界定、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发展医疗旅游带来的效应评价等方面,而且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成熟.但从现有研究来看,普遍缺少对医疗旅游演变的影响要素、规律和机制的深入研究;从研究数据上看,现有数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的数据资料.从医疗旅游研究的不足出发,需要以学科交叉为途径,推动跨学科的集成研究.未来研究包括:研究医疗旅游的相关理论问题;解析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探讨医疗旅游的静态现状和动态演变规律;剖析医疗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效应;构建医疗旅游发展的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京沪高铁线为例,运用旅游场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京沪高铁开通前后9个主要高铁站点的旅游流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强化了北京、上海和南京等重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领先地位,呈现出高铁旅游流的"马太效应";高铁促使靠近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处于劣势的旅游地旅游流呈现"过道效应";高铁促使空间距离临近的两个城市的旅游流呈现"同城效应";高铁提升原本缺乏区位优势的旅游资源型站点的可进入性,同时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交通依赖程度明显下降;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缩短旅途时间,可实现小长假的远程旅游,双休日的中程旅游,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远程旅游对黄金周的依赖,从而缓解出游时间的集中性,提高了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