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赵东喜 《旅游学刊》2008,23(1):41-45
本文基于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实证研究了决定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状况(收入与市场)的因素.结果表明:省际入境旅游有明显的脆弱性,其强度依东、中、西顺序梯度增大;服务设施对入境旅游的发展影响不显著,旅游资源是发展入境旅游的客观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入境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省区经济、对外开放、交通设施,而在东中西部区域层次上,省际入境旅游的决定因素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张翊 《西部旅游》2023,(7):10-12
<正>文章基于1991—2019年山东省入境旅游人数,通过平稳性差分、ADF检验、模型参数识别和检验、模型定阶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ARIMA(1,1,0)模型,得出山东省未来入境旅游人数。该模型可用于短期预测,预测精度高,能够为政府提供制定未来规划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有关出境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收入水平与出境旅游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争议。文章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且因国家而异。该研究引入门槛回归模型,以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总样本,并按照面积大小划分为3组,利用其1995~2011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出境旅游率、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和就业水平数据,对收入和出境旅游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各样本中,收入与出境旅游率均呈显著非线性相关。(2)样本不同,收入门槛值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促使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收入门槛值也不同。说明国土面积对收入与出境旅游的关系具有潜在影响。(3)各控制变量总体上对出境旅游率具有正面影响。(4)中国出境旅游实际表现超过理论基准,处于快速超前发展的阶段。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判定出境旅游的发展阶段及制定合适的旅游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根据1978~2008年上海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本文分析了历次重大事件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2003年SARS主要影响欧洲国家来沪国际旅游需求,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的总体需求没有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1979年石油价格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存在影响人次数逐次增加,但影响比例逐次下降的趋势。重大事件对各客源国来沪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全国与上海市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提出旅游管理部门与业界在决策过程中要重视这些差异与不同。  相似文献   

7.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空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深刻影响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管理的更趋于现代化。对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可以对旅游营销和管理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由于旅游业具有利润大、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受到政府的支持,从而成为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从旅游市场来看,旅游是市场交易活动受诸多因素影响,客源市场分析是旅游业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对于旅游地改进旅游营销策略和提高管理水平有积极地作用,从而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旅游经济发展是否推进了共同富裕尚存在争议。文章运用中国199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采用地理和经济特征双重视角构造4种空间权重矩阵,考察旅游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均会对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效应产生影响,其中经济特征影响更大;(2)旅游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既提升了总体富裕水平,又具有“分好蛋糕”的共享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而且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在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3)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共同富裕的作用系数,呈倒“U”型的双门槛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当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要注重产业结构转型的合理化,避免产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因忽略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而高估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2)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邻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交互作用;(3)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旅游企业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旅游消费水平等多维要素都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企业物质资本和旅游消费水平还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旅游企业劳动力投入有明显的负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刘改芳  杨威 《旅游学刊》2013,28(1):77-84
文化旅游业是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各地区的广泛推崇,但以产业运行的方式来评价文化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盲点。文章在认真分析文化旅游业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构建了文化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并以山西省文化旅游业作为模型验证对象,锁定18个人文类景区,选取资金投入总量、从业人员数量和旅游收入、旅游人次等投入产出指标,分析得出此类景区2008~2010年的效率评价结果。研究结论显示,山西文化旅游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资源配置能力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姚宏  孙根年 《旅游学刊》2011,26(8):53-59
文章运用旅游地非线性成长模型(TANG模型)对50年来西安国际旅游成长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指出,西安国际旅游第一周期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阶段,规模极小,受政府制度、资源与产品创新、大规模突发事件影响极大;从客流量与旅游收入两个指标体系入手,讨论1978年以来的第二、第三周期,通过模拟方程、成长曲线及相关特征值实现了不同周期、不同指标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同时在与统计值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清晰地反映出异常波动情况,判断波动原因,对旅游地成长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分析国际货物贸易与入境旅游互动关系为基础,建立包含入境旅游、国际货物贸易、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对外开放等变量在内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利用1985~2009年中国与欧洲七国的国际货物贸易额与入境旅游人数的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的相互关系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1985~2009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出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具有互为因果的相互推动效应,而进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之间则只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3)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增长反应强烈,且呈正向效应;(4)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增长变动具有不同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顾客忠诚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侠  梅虎 《旅游学刊》2006,21(10):33-38
在对国内外顾客忠诚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的特点,构建了旅游地顾客忠诚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旅游地顾客忠诚的度量指标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旅游地顾客忠诚不仅表现在重游行为上,还包括旅游者的正面口碑宣传和推荐作用;(2)顾客感知质量、顾客感知价值、旅游动机、顾客满意是旅游地顾客忠诚的4个驱动因素,对顾客忠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从旅游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构建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匹配的旅游实验式教学模式;并依据实验研究向实验教学过渡发展的理论基础;对旅游实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安排;最后以旅游课程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应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presents a new way of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type of urbanization. Consequen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frequent agglomeration of tourism activities has attracted much resear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agglomeration on urbanization using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for years 1999–2012. A panel data model with a fixed effect model and a two-step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estimation is constructed to explore that influence. Results show that tourism agglomeration positively influences urbanization, and there exists a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After captur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urbanization, we estimate the long-term tourism agglomeration elasticity in China as 0.4566. This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n urbanization of China in view of tourism agglomeration.  相似文献   

16.
杨勇 《旅游学刊》2016,(10):59-72
以往关于消费者需求行为的研究多基于传统经济学框架的设定展开,认为影响消费者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包含收入、目的地吸引力、交通等,普遍忽视了消费过程中的社会交往和具体情境。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命题,将消费者收入、社会交往和旅游情境等因素纳入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模型中,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依据2014年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调研数据,采用排序选择模型验证了相关命题的正确性。计量结果表明,个人经济因素对我国消费者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影响较小,家庭结构、同伴等社会交往因素是影响其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消费者对于春节“黄金周”出游过程中遭遇的拥堵、旅游市场混乱等旅游情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严重供需失衡导致的旅游情境问题依然对其旅游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迪  张红  张春晖  李红辉 《旅游学刊》2014,29(11):36-44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对旅游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订科学、完善的监管制度并严格执行,是上市公司防止"一股独大"与"内部人控制"等现象产生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董事会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文章选取2004—2012年间16家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频率、前三名董事薪酬、独立董事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为董事会治理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指数,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曲线关系,执行董事比例对企业业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前三名董事薪酬、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经营绩效有消极影响,而董事会会议频率对经营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和ARIMA组合模型的中国入境游客量预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雷可为  陈瑛 《旅游学刊》2007,22(4):20-25
游客量的预测和分析是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目前,游客量预测主要采用基于传统研究方法或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单项预测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合预测方法比单项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ARIMA组合模型的游客量预测新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次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与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相对于单一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入境旅游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旅游具有异地性特征,现有研究往往从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或经济距离等单一距离开展研究。然而,多种距离同时影响游客决策,单一距离模型降低了距离因素的解释力,同时纳入模型又会造成共线性问题,导致现有研究结论间存在矛盾,阻碍理论发展与应用。Ghemawat提出的国家距离框架基于多种距离形成评价总体国家距离的综合国家距离,得到普遍认可。文章基于国家距离框架,整合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官方数据、双边地理距离数据库、世界经济论坛等相关数据,形成2006—2018年我国55个客源国入境旅游的平衡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综合国家距离对入境游客量的主效应、非线性影响,以及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综合国家距离是影响我国入境游客量的显著变量,距离对入境游的影响是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复合效应;(2)综合国家距离与入境游客量之间呈正U形关系,综合国家距离可以是入境旅游的阻碍因素,也可以是促进因素,入境游客量随着综合国家距离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3)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没有弱化综合国家距离的影响,反而产生极化作用,极化了综合国家距离在拐点左侧的负影响和在拐点右侧的正影响。以上发现的主要价值为:(1)增进了对距离因素在国际旅游中作用的理解,提出影响入境游客量的综合国家距离变量;(2)识别出综合国家距离与入境游客量呈现正U形关系,证实综合国家距离是细分客源国市场的新变量;(3)揭示出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对综合国家距离产生的极化效应,突出了我国采用互联网传播目的地形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旅游流转移视角的云南入境旅游发展历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南旅游业自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入境游客市场中有46.69%是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但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云南扩散转移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研究发现:京津冀是云南最大入境旅游中转地,但年际变动较大;长三角排名第二,其入境旅游流转移保持较快增长;珠三角向云南转移数量最少,且近些年不增反减.云南旅游在拓展三大入境旅游中转地客源市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