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武夷问茶     
总觉得,春天好像到处都应该飘着茶香才对。于是,我借机来到武夷山,住在天心岩茶村一位朋友的家中。这是武夷山一个典型的岩茶村,全村有1400多人,以种茶、制茶为生。在一户人家门前,白炽灯光亮光亮的,满头银发的老茶农独自在灯下不停地拨弄筛子中的茶片。我不禁走上前与他攀谈起来,纯朴的老人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了“茶”上,津津乐道说了很多。顺着他的话,天游茶洞、御茶园、大红袍、遇林亭窑址、岩茶村的线路被串了起来,带给了我一次观茶、品茶、走近武夷岩茶的旅程。  相似文献   

2.
除水之外,茶是这个世界上消费最高的饮品,不仅拥有一定的减肥、抑菌的功效,还具备抗衰老、降血脂的作用。最近,"冷泡茶"(Cold-BrewingTea)的方法在消费市场中引起了热议。利用冷水或冰水实现茶叶的快速冲饮,兼具了建刚、便捷、口感等多种优势。"冷泡茶"作为一种新方法,拥有较好的未来趋势,为此读者查阅大量"冷泡茶"冲泡资料后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冷泡茶"冲泡方式对红茶、绿茶、乌龙茶感官品质的影响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自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茶膳三品     
吃西餐讲究先入酒吧热身开胃,品茶膳则先要到茶室小坐,品品茶,静静心,濯去浮躁,涤去尘嚣。于是,选一间典雅的茶菜餐厅,是第一位的。 欲谈茶膳,先讲茶叶,熟悉了各种茶叶的品性,也就不难推测它们所应搭配的菜肴。 白茶绿茶味道清淡,配海鲜河鲜或鸡肉正好;乌龙  相似文献   

4.
要泡好铁观音,必须要掌握茶叶用量,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安溪县珍田阁茶厂认为,每克茶叶可泡水50  相似文献   

5.
茶情茶趣     
茶祭祖,茶敬客,茶为媒说到茶情,最突出的是以茶祭祖,以茶敬客,以茶为媒。德昂族有"茶叶创世"之说;藏族古谚:"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而在汉族,两晋时期献出现了以茶水代酒,以茶饼代三牲为祭的习俗。如今,汉族过节祭拜祖先要摆茶一盅,可谓"无茶不祭"。"端茶送客"是没有条文的礼节。"客来敬茶"又是中国人好客的传统礼俗。小小一盏清茶,注满着主人的深情厚爱。通过互相敬茶,即使是素  相似文献   

6.
唐朝的元稹写过一首《一至七言诗·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随便几句话就道出了茶的妙处:在封建社会,无论诗客、僧家,但凡有些雅趣的很少有不爱茶的。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喝茶的好处也越来越被推崇。不过茶并非只是用来喝的,随着人们对茶了解的逐渐深入,茶口味的点心、饮料逐渐流行起来。茶膳,以茶入馔也渐渐为人所知。从喝茶到吃茶,对茶叶的选用更为讲究,对厨师的创意是一种挑战,对茶文化也是一种提升。茶膳,可不  相似文献   

7.
茶不仅仅是单一的饮品,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茶俗文化。《红楼梦》中的饮茶活动就展示了独特的地域风俗,如以茶祭祀、以茶待客、以茶论婚等等,这些饮茶风俗与西溪的饮茶风俗有不少相似之处。《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以茶祭祀。第14回写王熙凤分派宁府男女仆役时说道:"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  相似文献   

8.
古朴杏 《旅游时代》2012,(11):27-28
饮茶的妙处极多,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若正确饮茶,自然能提神醒脑、缓解压力;但如若饮茶不当,不仅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各位饮茶爱好者一定要注意正确饮茶,在爱饮的同时做到会饮。新茶如酒易醉人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被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被称为雨前茶。这两种茶,因其品质优良,常被视为茶中珍品。  相似文献   

9.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海南探索建立自贸区(港)并实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战略以来,海南的旅游消费问题尤其是国际旅游消费问题便成了政、产、学、研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据笔者的初步观察和探索,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谢彦君等,2019),而其中迫切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至少包括:首先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处于热带、亚热带并拥有良好3S旅游资源的海南,其旅游接待量并不尽如人意,且会形成如此强烈的淡旺季差别?  相似文献   

10.
浮生若茶,不论是中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与佛教,尤其与禅寺、禅师结下不解之缘。"茶禅一味",为茶人所共识。"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与禅,早已浑然一体。源远流长的茶禅文化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在茶事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