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对摸清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于2015年首次开展了耕地质量年度监测工作,文章在广西已有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并就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探讨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广西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对全面掌握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是当前土地工作者的一个难点。文章以扶绥县为例,将时序比较法引入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的确定,通过对一定时间段的耕地质量分等因素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引起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的主导因素分布范围作为监测渐变分布范围,并与组合类型法比较,分析两种方法优劣,以期为优化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将时序比较法引入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得到了精度较高的监测渐变分布范围。该方法较组合类型法在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上采用了Kriging插值技术,提高了确定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的精度,工作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该方法对数据源要求较高,需有一定时段的数据源;组合类型法应用范围广,不受数据源限制,但在确定监测分布范围上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进行大量的实地核实工作才能最终确定分布范围,增加了人为工作量。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分布范围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