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智慧现代化的现代物流升级与转型——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给传统产业注入物联网元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打造构筑于物联网基础之上的智慧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基于物流实时感知系统、用户智能服务系统、物流管理与智能调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把传统物流发展成为感知、互联、可视、智能的智慧物流,将成为促进攀枝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建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8年攀枝花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赤字13.0516hm2/人,旅游生态压力21.58,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攀枝花市具有发展多元化产业的优势,耕地和林地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必须探索农业和旅游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注意发挥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体育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分析了攀枝花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于攀枝花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攀枝花市陡坡耕地的立地条件及其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攀枝花市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与生态设计模式,提出了退耕还林措施,并从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相协调的角度,提出了攀枝花市退耕还林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史仕新  付建平  薛荐戈 《特区经济》2006,213(10):295-296
现代农业物流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于增强攀枝花农业综合竞争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资源可持续理论,分析了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其限制因子,提出该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市境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从新中国建立之日起,攀枝花少数民族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并表现出艰巨性和复杂性、跨时代的跳跃性、相对滞后性等特点,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大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社会转型成绩与失误并举;大工业基地的植入,难以改变由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的差异;过分强调其同质性而忽视了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些经验教训对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双重挤压,旧产能淘汰,新动能不足,新旧矛盾叠加,城市发展遭遇瓶颈。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改变过去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发展方式。攀枝花以资源产业为主导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创新改革的重点。创新驱动战略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通过边际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外部性效应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攀枝花为例,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05年—2016年攀枝花创新驱动转型能力进行测算,发现攀枝花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创新效率不高、创新成果转化不畅、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攀枝花创新驱动城市转型的问题提出攀枝花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优越,近年来,政府强势主导,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全市旅游业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在分析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座在三线建设中诞生的年轻移民城市,攀枝花因矿而兴、因钢而兴的重工业城市形象深入人心。随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攀枝花市的老支柱产业面临困境,亟待转型发展。论文从攀枝花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历史入手,说明一个重工业城市是如何通过产业转型来克服产能过剩导致的衰退问题,揭示当前康养产业对攀枝花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