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1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4440篇
工业经济   44篇
计划管理   92篇
经济学   125篇
综合类   39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616篇
经济概况   153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为彻底改观农业银行的落后面貌,国家在过去短短的八年时间内,就先后对农业银行实施了发行分离、信用社脱钩和不良资产剥离的三次重大的业务重组。但在一分一脱一剥后的今天,农业银行仍然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笔者认为,解决农业银行发展差的问题,靠任何外部的辅助疗法均无济于事,只有彻底地解决掩盖在深层次的体制性亏损问题,才是解决农业银行问题的"金钥匙"。一、当前农业银行体制性亏损的主要表现及特征农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架构基础源自于专业银行,尽管发起于九十年代初的商业化转轨口号喊了近十年,但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仍然表现出专业银行所共有的特点。以官办性的机构布局、行政化的经营模式、低效能的内控体制和计划型的资源配置四大问题尤为突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描述农业银行的业务运作现状,实质上就是:用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112.
工商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之一,它既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经济功能的转变,又有助于银行资产、业务、收益及客户结构的优化.发展定位不明确,客户管理落后,业务创新迟缓,风险管理脆弱,是直接影响我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与竞争实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我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必须确立明确的发展思路,在整合机构、细分市场、差别服务、市场营销与技术保障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矫正扭曲的产品价格机制,确实提高个人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整合服务产品与业务机构,不断拓展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全面推动个人金融业务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3.
上海票据市场改革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票据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深化票据市场的改革发展意义重大。本课题探讨了上海票据市场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未来5年内上海票据市场改革发展的目标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分析我国中部内陆地区目前金融支持“三农”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得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政策选择主要有四:一是优化监管体系,重新构建县域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二是农村信用社要改善内部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为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输血”功能;三是准确定位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中的位置,实施“三农”结构调整的“五化”战略,实现信贷资金与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5.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世界经济一体化导致了金融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世界金融体系,带来了金融创新大潮.为加强竞争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世界各国银行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随着产品创新的日益深化,金融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已由从前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银行经营管理观念和方式正在慢慢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新产品开发机制已成为银行能否夺得市场先机的关键.通过对国际著名银行集团的调查研究,本文尝试从体制基础、组织结构、开发理论和技术及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行之有效的新产品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从荆州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入手,剖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诸多矛盾,提出了主产区农发行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谋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目标与自身效益性目标相统一,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7.
118.
[编者按]借贷难,是长期困扰中国农民的一个难题.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初又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以指导和规范"小额农贷",次年12月,戴相龙行长在"总结推广农村信用社座谈会"上讲话,要求贯彻人民银行制定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19.
本文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工作的实际,以及商业银行实际的财务成果,参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一些指标,选择了不良贷款治理诸因素的区间,证明在目前的环境下仅靠银行治理不良贷款,对银行来说要求很高,笔者认为,在我国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之前,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目标是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努力,运用各方面的资源,从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社会信用、政府支持、市场创新诸方面综合治理,为治理不良贷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20.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外资银行陆续进入国内市场的需要,加紧建设分行信息化基础工程,全方位塑造适应现代金融要求的新型数字化银行形象。科技处紧密围绕金融监管、支付清算两个重点,集中力量建设“电子行务”体系,大力推进银行卡的“联网通用,联合发展”,改善和提高支付清算环境,为金融服务、金融监管和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