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3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1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27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国外频繁对华发起反倾销指控,我国涉案企业应诉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缺失。本文对我国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内涵、目标、构建原则、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治理主体等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2.
刘爱东  鲁芳 《财会月刊》2003,(11):15-16
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一切措施,应该从改变信息不对称着手,进行制度创新.让公司雇员监管公司信息披露,用适当制度激励雇员揭露虚假信息,从公司内部构筑真实信息"自我披露"的利益制衡机制,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睁大眼睛",从而弥补资本市场非对称信息的缺陷,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就雇员监管机制的运作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战略联盟中结盟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表现形式的分析,指出结盟企业在战略联盟的每个阶段存在着不同来源的财务风险.由此,提出了从制度和技术层面对财务风险进行具体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4.
刘爱东  ;桂燕军  ; 《财会月刊》2007,(18):14-15
公司股权变更对公司业绩提高体现出显著的“三年效应”,从变更后第四年开始这种正面效应逐步减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本文通过构建以年薪制为基础的股票期股薪酬制度和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声誉激励,以达到提高公司长期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通过对战略联盟中结盟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表现形式的分析,指出结盟企业在战略联盟的每个阶段存在着不同来源的财务风险.由此,提出了从制度和技术层面对财务风险进行具体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6.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的灵魂和竞争之本。如何利用信用制度理论与方法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博士叶陈毅副教授在汇集十余年企业管理实践与专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倾注大量心血完成的新力作《企业信用制度论》就如一场及时雨诞生了。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公开发行。该书经公开申报,以及专家组、评委会两级匿名评审,曾获得2004年宁波市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项目资助3万元(资助序号为04CB1O)。该著作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困境,运用多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在查阅与研究中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突出的企业信用问题。对信用危机现象、企业信用制度的理论与应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是一部具有开拓性和启发性的研究专著,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与“信用中国”的长期建立将会发挥很有益的作用,并且对现时代信用课题研究也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7.
刘悦  刘爱东 《新智慧》2007,(11):21-22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结构价格与我国现行产品成本构成的差异、成本性态划分以及成本追溯问题,然后提出评价单个企业成本核算的反倾销应对能力只需评价其是否具备反倾销导向性即可。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出口产品的不合理定价是其在国际市场上屡屡遭受反倾销指控的重要原因.在对出口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应对反倾销价格策略以及反倾销定价模型相关追踪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入世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统计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我国企业频繁展开反倾销控诉和反倾销调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本意,应当引起国人关注。追踪我国加入WTO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相关案例,以及对华反倾销立案商品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无序竞争和不积极应诉的淡薄意识,遭受反倾销控诉、调查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特征,特别是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背景下的管理贸易战略运用,是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根源所在。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0.
应诉反倾销会计准则协调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在对华反倾销案中,中国企业的应诉率仅为50%左右,而且应诉案件的胜诉率不足30%。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应诉不力的局面?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依照我国会计准则生成的会计资料不被认可就是原因之一。显然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各不相同,生成的会计信息也有所差异,所以在国际反倾销惯例中,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进行判定。笔者在应诉反倾销这一背景下,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主要采取电子邮件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全国多所著名高校中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35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20%。本次专家调查的覆盖对象从研究领域、学历构成等均能满足问卷设计的要求,统计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以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