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木箱在室内人工孵化甲鱼,具有规模可大可小、便于管理、经济实用和孵化率高等优点。据广西贵港水产站试验,此法孵化出壳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2.
日前,从闻名遐迩的“禽蛋之乡”——江苏东台市许河镇传出一条好消息:该镇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的“花凤”牌绿色营养蛋,已正式打进南京苏果超市,走上了南京市民的餐桌。 许河镇农民养鸡已有15年历史,如今个个变成了养鸡大户,每年农民养鸡的纯收入都超亿元,被称为“江苏禽蛋生产第一镇”。养鸡是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范围内保健意识的增  相似文献   
23.
根据JJG-98《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检定规程》要求,仿组织超声体模(以下简称体模)是B超有效性方面的强制性检定装置,用于对B超图像质量从盲区、探测深度、轴向分辨力、侧向分辩力、纵向几何位置示值误差、横向几何位置示值误差等几方面进行技术检定。为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据本人长期工作实践经验,将检定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分析说明:一、盲区检定盲区是B超设备可以识别的最近回波目标深度,即探头的最小可测距离。用体模对B超盲区检定时,需注意将探头置于盲区靶群上方,调节被检定仪器的总增益、TGC、对比度…  相似文献   
24.
吴秀扬以前是广西桂平市金田林场黄茅尾分场的职工,已下岗数年。但他下岗不丧志,为了探索适合自己的谋生之路,他曾摆卖过成衣,做过木材生意,但都失败了,最后在一个亲戚的影响下走上养蜂之路,成了一个都市养蜂人。吴秀扬养蜂起早贪黑勇于探索,使蜂群数量一下子扩大到六七十箱,一年下来,起码挣了四万多元。养蜂终于使下岗后的吴秀扬找到了一个脱贫致富的“蜜源”。  相似文献   
25.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理论中国企业有多少问题,中国咨询就有多少毛病。咨询界能为本土企业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就能解决多少自身进化的难题。然而,不论是学院派还是实战派,不论是海外智囊还是本土咨询,真正了解中国企业实际问题的并不多。不论是西方的实证也好,还是东方的偏重情感也好,要解决本土企业症结都离不开"对症下药"这一宗旨。似乎本土的主张还不能契合本土的问题,于是有了对舒尔茨、科特勒忠贞不二的虔诚,于是有了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盲目移植,有了对所谓意识形态的广告表达形式的狂热。在缺乏海外理论是否适合本土企业的合理求证之前,在理论的领域疯狂地跑马圈地,只能被理解为另有居心的"拉虎皮做大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缺乏自我检验手段的理论必然是"无果之花"。因此,满天飞的专家、  相似文献   
26.
<正>夏季是一年中水温最高、鱼体生长最快的阶段,必须加强这阶段的饲养和管理,促使养鱼高产。一、追施肥料施肥可培肥水质,育天然饵料,以保证池鱼摄食的需要。各类鱼池特别是以  相似文献   
27.
水霉病 发病初期,龟食欲减退,躁动不安,严重时背壳被腐蚀变软变薄,以致停食死亡。预防方法:让龟多晒太阳,龟池坚持每天更换新水。并定期消毒。治疗方法:将病龟浸泡在1‰的食盐和0.4‰的苏打混合水里,每天1次,每次20min。若龟皮肤、甲壳出现损伤,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患处,每日1-2次,连用数天。  相似文献   
28.
<正> 网箱养殖大口鲶具有生长快、投资少、成本低、产量高、风险小、效益好的优点。一般当年3—4cm的鱼种,通过半年时间的饲养,成鱼规格可达1—1.5kg,每m~3网箱产量可达50—80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一、水源条件及规格:养鲶网箱应设置在水库、深水湖泊和缓流河道的开阔水域,水深在10m以上,透明度在80cm左右,pH值  相似文献   
29.
<正>甲鱼鳃腺炎病是一种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效治疗难的灾害性疾病。此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极易  相似文献   
30.
<正>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是1978年从泰国引进我国养殖的名特新品种,因为它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繁殖力强、抗寒力比本地鲮鱼强1℃,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养鱼户欢迎。很快便发展成为广西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野鲮体形呈棱状,外观既似草鱼,又似本地鲮鱼,腹部圆,头部扁平,吻钝,体色为深青绿色,背部色较深,腹部灰白色,鳞片大,多数鳞片有红色半月斑,眼带红色,各鳍条也呈粉红色。 野鲮是底栖鱼类,但也到中上层水面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