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当前,随着我国新的金融业务品种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层出不穷,金融服务产品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由于金融产品技术含量高,缺乏对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得金融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下文分析了英、美等发达国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成功经验,指出了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路径和完善举措。  相似文献   
42.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取款的需求,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2014年5月中旬,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通过实地检查、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的调查显示,受成本费用、群众认知程度不高、法律支撑不足、服务点业务功能单一等因素影响,近4成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43.
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信用体系建设是指以农户、村组、乡(镇)为工作对象,以其借贷关系及其他社会往来所形成的资信状况为标准,以特定的原则和程序开展的信用评定、管理以及相应的信贷服务等活动的社会化体系,主要包括工作推动体系建设,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以及与之匹配的信贷服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企业支付信用是企业信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经济金融运行产生着重大影响,并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盐城市30户工业企业支付方式、支付工具使用和支付信用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企业间信用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企业支付信用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5.
本文系统地对国外主要国家征信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做了比较研究,以期为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征信运作管理模式提供借鉴。随后对比分析了私营和公营两种征信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最后提出我国应采取以国家力量为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及政府相关部门、征信公司、行业协会等提供数据的联合型征信发展模式,并为征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配套建议。  相似文献   
46.
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对辖内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个人贷款专项调查显示:2012年1~6月个人不良贷款余额显著增加,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及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大幅提高,银行的资产安全急需关注。  相似文献   
47.
文化产业具有产品附加值高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还可以创造巨大的利润。总体看,目前金融支持文化的力度还较小,这既有金融业对文化领域还不太熟悉、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有我国文化企业规模比较小,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抵押担保品不足和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原因,总体上文化产业的风险还较大。本文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从金融支持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使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并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备受指责,也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弊端。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是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深刻剖析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运行状况,成为新形势下开展金融信用制度创新,使其更好服务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0.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亚  唐友伟 《海南金融》2008,(11):85-88
征信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如何在全国范围建设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就当前建设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并对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