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16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近期国内经济界似乎已被一种较为乐观的情绪所感染,有不少研究机构和学者已经放言:中国经济即将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22.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农业化人口大国,1997年全国失业和下岗职工总数达1500万人,当年实际城镇失业率为6.2%。1997年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为82%,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然而,中国又是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很低的国家,目前仍存在数量巨大的城镇隐性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1998年新增劳动力约984万人,新增下岗职工约350  相似文献   
23.
夏业良 《IT经理世界》2010,(18):112-112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每隔数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与各国排名位次发生一定的变化本不足为奇。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海内外专业人士对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无悬念,因为这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24.
在经济学思想史中,许多经济学家都曾研究和关注人类的经济行为和心理预期,并展开一系列不同视角和方法的分析。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人类行为》(HumanAction)就是其中一部具有重要开拓意义的著作。米赛斯认为,人类行为是选择满足目标之最佳手段的理性应用。  相似文献   
25.
26.
劳动经济学理论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劳动经济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涉及或参与研究的经济学家人数较多、并且研究技术和工具不断得到充实和改进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不仅囊括了就业理论、商业周期理论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微观经济分析,而且还吸收和应用了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哲学、政治学、行为科学、统计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主办的《经济研究》期刊是1 9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最早创办的理论经济学专业期刊 ,该刊创办于 1 95 5年 4月 ,1 95 8年由郭沫若为《经济研究》题写了刊名。 45年来 ,《经济研究》作为中国大陆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理论经济学专业期刊① ,刊载了大量对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文章 ,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必读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主要参考资料。尤其重要的是 ,《经济研究》率先实行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的革新与改进 ,倡导逐步实施匿名审稿制和参考文献索引和附录注释…  相似文献   
28.
夏业良 《浙江经济》2004,(20):35-35
税负的合理、公正和对等原则应当受到普遍的尊重与实施,尤其是在企业所得税的层面更加需要审慎对待。应当看到,长期稳定的公平竞争环境比过于优惠的税收政策更加重要和持久。  相似文献   
29.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今国家经济领域特别是国家贸易政策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系列著述不仅在经济学界而且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最近由梁晶工作室策划,海闻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经济学译丛一套5册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经济学译丛一套5册丛书主要涉及了有关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汇率波动与汇率政策,地理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克鲁格曼对“流行国际主义”(Por Internationalism)的批判等内容。  相似文献   
30.
夏业良 《上海改革》2001,(3):14-17,31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而出现稳步回升的势头,经济质量也随着出口贸易的增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而出现新的增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而出现新的,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要将转机变为战略性转的,一方面,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扩张政策,保持一定幅度的公共投资,力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必须探索和推动政治体制的才法制制度的进步,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促进制度创新,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