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9篇
工业经济   65篇
计划管理   183篇
经济学   80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23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103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1.
令人胆颤的泰国布吉岛素食节游行素食本来给人以平和淡雅的感觉,但在泰国布吉岛的素食节却有点令人胆颤心凉。每年中国农历九月的头9天,就是布吉岛素食节。在这9天内,成千上万个宗教信徒用各式各样无法想象的物件去穿刺身体,然后在闹市中游行。这个习俗源自当地的一...  相似文献   
12.
四、工资制度 1、工资制度的基本知识 设计工资制度时,应领会工资的基本作用。工资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①工资是对人才的投资; ②工资是成本的一个重要要素; ③不提高生产率保证不了工资水平的提高; ④提高生产率的主要成果要公正地分配给股东,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为公司发展购置固定资产。 2、工资制度四原则 山武公司工资制度中个别工资决定的四原则: ①稳定性。管子曰:“他凛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公司职工依靠工资收入,需要稳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以往,旅游资源仅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按照最新的研究,已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四大类:1、自然类资源。即天然赋予的景观,如黄山、九寨沟等。2、历史性资源。即历史遗迹和文物,如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3、社会性资源。是指社会和时代造就的、可供游览观赏的场所。而这些资源的原始功能并非供作旅游。如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南浦大桥等等。4、现代人工吸引物,  相似文献   
14.
坐在我对面的是兰州铝型材厂新疆配货中心的经理王茂兵先生。三十出头的他已在铝型材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个年头,文温尔雅的眼镜片后没有一般生意人捕捉商机的那份机警。尽管铃声不断的电  相似文献   
15.
姜堰镇从制度入手 今年6月20日,姜堰镇党委调整了20个行政村老区分会班子,提出了工作思路:始终围绕“三农”开展活动,做社情民意调研员、扶贫开发服务员、招商引资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老区精神宣传员,当好党支部、村委会参谋助手。  相似文献   
16.
17.
德国新历史学派是19世纪最主要的经济思想之一,其主要观点在抨击自由经济主义的同时,也为德意志帝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理论基础。而当今德国的医疗保障实践则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这充分综合了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势。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和德国实践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医疗改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我国医改必须重新对政府与市场在医疗保障改革中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边界,建立国家主导、市场参与的“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市场化或者国家统管的医疗改革方案都是违背理论规律和历史实践的。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最近,蒋一苇同志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3月21日《工人日报》的《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二是7月17日《人民日报》的《试论全面的物质利益原则》,这两篇文章(以下简称《蒋文》),就改革当前工资报酬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特别是他关于在企业之间应当有收益的差别,而在企业内部,则应把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不要为评奖、评工资而影响职工之间的团结等等,这些见解,的确切中时弊,反映了许多职工群众和实际工作者的愿望,很值得重视。不过,蒋一苇同志在试图为他的设想进行理论说明的时候,在我看来,却给读者提供了一幅混沌的图象。例如,他认为,为了保持企业之间收益上的差距,必须由社会对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同一个企业、同一个班组的工人在劳动报酬上,很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底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积十年之经验,重要的一条是在行动之前明确前进的目标和后撤的“底线”。“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底线弄明白,并在理论界、政治界和各界人士中取得共识,我国的改革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