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推崇。由于传统的营运资本理念已不适应当今的国际市场,这种以减少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并大量举借短期负债为方式的"零营运资金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本文在论述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对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实现途径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保险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保险种类更多,保险条款也更为详细,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然而保险业中的一些弊端也给暴露了出来,只要能够审时度势,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保险业才能得到稳定、稳步的发展,抵御风险,保险业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处理好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使企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会计及会计要素内涵的界定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阐述和解释。会计是经济活动的数量描述。经济资源获取与配置——经济资源转移与耗费——经济资源补偿与收回,概括了经济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运动过程以及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的不同功能。而经济资源的不同功能、不同状态在会计上以特定的概念加以界定便形成了会计要素。  相似文献   
14.
以全球范围内44个国家及地区的数据为基础,文章系统考察了信贷扩张、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在系统性银行危机中的作用和实现方式。文章研究表明:危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是信贷扩张的深层次原因,而由于信贷扩张而引致其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系统性银行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基于此,文章提出宏观层面"逆周期"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研究现状.并通过上市公司2010年度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从审计意见类型、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规模与财务状况等角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对审计假设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审计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者们均运用对假设的不同理解解释审计假设。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假设的涵义应当以“假设是人们实践活动前提”的理解来界定。审计假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约束审计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论审计目标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之后,我国的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本质基础论”的圈子里跳出来,开始借鉴吸收西方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这无疑是审计理论研究的一大进步。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审计目标规定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的其他要素。审计目标也是审计理论联系审计实践的桥梁,它决定着审计实践的方向。因此,应该在理论上给予阐明。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审计的本质没有被清楚、深刻地揭示出来,使得人们对审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功能定位不准,从而把审计推至与自身性质、功能均不相称的位置,导致审计实践的盲目与无序。运用信息转化的一般理论解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可知,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应解决会计信息生成的私人性质与会计信息需求社会化之间矛盾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会计信息由私人信息向社会信息转化的一种手段。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种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实施机制发挥作用,目的在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0.
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后现代方法,正在或势必将对会计学研究范式转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会计学研究范式也应回应这样一种转向,确保其长久的繁荣。从近几十年的会计研究历程看,20世纪的会计研究主要是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理解两大范式的争论与对立。本文认为,20世纪后期出现并可能成为21世纪主导的复杂科学,将改变会计研究范式二元对立的局面,会计学研究将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性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