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曹星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296-298
新建本科院校要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并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搞清战略定位和形象定位的联系和区别,在战略定位准确的基础上开展新建院校的形象定位,是新建院校实施形象战略和全面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建立全新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星 《开放导报》2006,(6):65-66
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市场化以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忽视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本文认为要在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首先,经济适用住房应推行以租为主,并由政府主导进行封闭运作;其次,要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第三,适时推出限价商品房制度。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市场化以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倾向也时有出现,不少人一味强调市场的作用,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忽视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在还没有新的更好的制度代替经济适用住房以前,应着重在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防止准入不严、高收入阶层以投资为主、私下出租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试行政府主导型的封闭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形式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村村民的拆迁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现状以及对拆迁的不同看法,调查发现房租收入的减少和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重建是村民面对拆迁所顾虑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如何让村民拆迁之后不失利、不失财,并满足村民回迁的愿望,是各有关部门制定拆迁政策和治理类似城中村情况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房价的一路高歌猛进,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房地产调控措施,但仍遏制不住房价上涨的态势。经济学家与房地产商也纷纷对房价走势做出预测,但都以经济学家败北而告终,中国楼市并未出现经济学家所预测的下跌或者拐点。本文将指出中国的房价并不能简单地用供需原理解释,其上涨在当前的背景下有必然性。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房价为何这么高,还要从更深层次把握中国的房价不会跌的原因。分析原因之后,本文将对如何保证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筹资风险是企业筹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对是否恰当直接关系企业未来的收益状况。对企业筹资及筹资风险的含义、成因及防范分别进行了阐述,得出结论: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是内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外因主要有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金融市场风险等;企业在筹集资金时,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案,既使得资金成本较低,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曹星 《房地产导刊》2007,(12):89-91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园林环境作为商品房一个附加值,设计工作受市场影响较大,设计师的优秀方案往往因为市场上流行趋势而被改得“面目全非”。但我们在抱怨的同时应该进行反思,只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变,“生态优先”的原则不变,“美观、经济、实用”的标准不  相似文献   
18.
19.
在传统的电波传播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跟踪法的改进模型。该模型可真正用于除圆形建筑物以外的多棱角建筑物组成复杂微蜂窝区域中场强的准确预测,具有高自适应性、预测精度可有需求控制和高效率等优点。对该模型所得预测结果同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20.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利用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变量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短期内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则更为长远。此外,财政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