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590篇
工业经济   206篇
计划管理   945篇
经济学   622篇
综合类   231篇
运输经济   42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740篇
农业经济   319篇
经济概况   6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992.
以中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其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过高的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财政压力能通过税源流失、转移支付依赖等方式在有效性和规范性层面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在与政府竞争的共同作用下还会降低政府财政努力动机;财政压力对财政汲取能力的抑制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政分权程度下具有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993.
从本质上讲,企业形象建设是塑造企业个性,表现本企业与众不同的差别的。如果在实施这种突出个性区别的经营策略时忽略了对构成形象的要素的分析,忽略了对差别性的关注,则可能减弱企业形象的个性,使个性化的初衷带来形象雷同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形象建设是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系统工程,其必须运行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必须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必须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它既需要企业长期苦心经营、苦练内功、自我完善,也需要企业审时度势抓住与已有利时机进行持续有效的信息传播。其中任何企业都要遵循一些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半固态金属的制备技术、成形技术、工业应用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成果与动向。  相似文献   
995.
贵港市农行是我区使用世界银行农村项目贷款较早的县级农行之一。自1985年初开始至1988年6月,实际完成的农村信贷项目共20个,总投资1342.7万元,其中世行贷款697万元,国内外资配套贷款408.1万元,项目自筹投资237.6万元。实际完成养殖水面4100亩,种植龙眼,柑橙和果园改造面积3440亩,瘦肉型猪实现出栏率24035头/年,饲料加工实现生产规模10,000吨/年,淀粉加工项目实现生产规模6,000吨/年,兽药生产项目实现年产值79.8万元、养鸡项目实现生产规模1.5万只/年。从贷款项目实施至1990年底止,全部  相似文献   
996.
997.
曾双喜 《人力资源》2017,(10):57-59
潜力评价一直是人才测评当中的一个难题.顾名思义,"潜"是潜在的意思,因为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很不容易被发现和识别.正因如此,人们经常把能力和潜力这两个概念混淆,特别是在开展人才评价时.一些知名的咨询机构虽建立了自己的潜力模型,但有些行为描述其实并不是潜力,而是现实的工作能力.比如"建立高绩效团队""善于利用资源,出奇制胜",其实这已经是领导力的范畴了.  相似文献   
998.
当经济特区在合适的条件下被正确地实施,它便能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特区就成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验场,代表着中国务实性和试验性并重的改革发展路径。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子是90年代初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现代化工业城镇——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在一个疲软的市场环境中,东道主国家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他山之石"(即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当地优势,通过建立一个整体优化的营商体系,来成功打造产业园区。旨在探讨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因素和重要经验,并同时为其他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在中国发展了近20年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分析公司控制权市场在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探寻其发展方向和规律,找出这些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分析总结其利弊之处。作者认为,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存在多个利益集团之间多重的利益博弈关系,其发展历程的主线是产权的界定和变迁过程,这个变迁过程又要取决于博弈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和影响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对"双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核定,主要采取"附征率"和"应税所得率"两种方法。"附征率"就是对同一行业的纳税人,按照其经营收入与税务机关确定的同一税负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一种方法;"应税所得率"是首先核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与确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其应纳税所得额与相应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