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23篇
贸易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熊鹏  王飞 《财经研究》2007,33(12):68-76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2.
9月份的调查显示,全面反映投资者对于市场短期、中期和长期综合判断信心指标的投资者信心指数显著提升,总体的信心指数为55.17,比7月份明显提高,但一年期信心指数显著下滑.由81.94下降至70.91。与此同时.投资者反弹信心指数有所上升,超过一半的投资者认为股市出现快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小于10%;机构和个人中均有高达77%的投资者认为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基本合理,这一信心水平大大高于7月底。机构投资者对上证综合指数合理水平的判断集中在1200左右,而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对未来5个不同时间段的上证综指的预期均是看涨。  相似文献   
13.
熊鹏  叶宗伟 《经济界》2005,(4):88-91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调节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工具。自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联储共采取13次降息行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1%,并将这一利率水平维持了一年时间,这一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美国经济摆脱衰退转入稳定复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04年的6月30日美联储决定4年来首次提息25个基点,到现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过第5次提息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25%,美联储利率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货币市场的长短期利率在2005年的走向引人关注。在分析了美国2005年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我们预计美联储将以每次加息25个…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增长率模型,利用年度与季度的交叉数据,对中国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同时减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货币当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经济开放度提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界定了储蓄分流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国内融资方式的现状,提倡融资方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熊鹏 《经济论坛》2003,(1):17-18
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它的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但我国要解决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种种缺陷并使其不断完善,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资源合理的、有节制的使用;二是对市场有序化运转的维护;三是对市场风险有节制的释放。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基础性的金融市场与制度改革,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将我国国债市场与股票市场进行对接,以实现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均衡。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鹏 《财经科学》2003,(1):106-109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上市,家族上市公司类似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引起了投资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本首先从利益影响角度分析了家族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产生的潮源,提出“一股独大”的产生是基于家族股东作为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家族上市公司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存在不利于公众中小股东利益的制度缺陷,并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绩效上的低效率。本就如何合理调整“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提出了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失去的十年"之迷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以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阶段性衰退的长期停滞阶段.因此,日本的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泡沫经济"的破灭是造成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的直接原因;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政府经济政策失误和矛盾累积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政策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改革逐步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和条件,市场化倾向的经营运行机制也开始逐步确立,但仍然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国有商业银行不仅未能摆脱低效率,反而步入高风险的困境。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单一产权和产权不清等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造经验,指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对转型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西方转型国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东欧四国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本国货币贬值与国民购买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转型国家的FDI流入具有正面影响。这说明东道国的FDI流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本身的经济表现。因此,致力于本身投资环境的健全,并维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局势是转型国家应持续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