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68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88篇
经济学   72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无序电波环境:呼唤电波警察随着哨声旗语时代的远逝,信息化时代悄然来临。终于有一天,深圳的天空也不再宁静。20年前的深圳,天空闪烁的除了用于军队和邮电的几束电波外,民用无线电波几乎难寻踪迹。而如今,整个城市的上空已是波光弧影,光束如织。无线电寻呼、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卫星通信、遥控遥测等,各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高科技手段已普及到了深圳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邮电通信、广播电视、交通运输、航空航海、供水供电、建筑施工等行业和部门无所不及。今天的深圳人,也早已是手机不离手、呼机不离腰…  相似文献   
82.
83.
熊礼慧  朱新蓉  李言 《财贸经济》2021,42(10):87-101
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股权质押与股市风险的关系.具体以股权质押为切入点,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与极端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股价波动风险,也会增加股票特质风险,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大于对特质风险的影响;(2)相比于极端上涨市场风险,股权质押对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影响更大,股权质押对危机时期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加剧作用更大;(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融资约束并没有得到缓解,原因是控股股东将融入资金大量用于自身和第三方,只将少量资金用于上市公司.因此,本文结合结论提出了建议,以期在制度、操作等层面更好地规范股权质押业务,为防范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85.
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近岸海洋资源趋紧、海洋环境污染加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海洋资源环境过载问题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体现在:(1)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推动了海洋资源环境单要素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3)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综合应用。通过总结发现,当前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象比较局限,反映承载体与承载对象之间动态关系的评价方法还较为薄弱。因此,在陆海统筹目标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集成评价需求下,海洋分类评价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基于多要素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86.
7月16日傍晚,重庆。“7月16日8时至17日8时,重庆地区暴雨红色警报……”气象部门的及时预警,令重庆人的心头也隐隐挂着一层阴云。7月16日午后开始,重庆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7.
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长寿,这个一度困扰于破产企业遗留问题的县区,如今已成为重庆市的一  相似文献   
88.
身为重庆第三大医药物流商,重庆麦克集团正陷入崩盘边缘:素有“融资黑马”之称的集团董事长刘汉书神秘失踪、8家银行集体逼债、公司裁员过半……这个昔日上演过无数次兼并收购大戏、并因此“成长壮大”的民营企业,现如今面临被国内医药巨头们觊觎收购的命运。  相似文献   
89.
国际评级业监管经历了行业自律至"强监管"的演变过程,已形成较为趋同或公认的监管框架。我国评级业经过30多年长足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较难适应我国新时代评级业发展需要,建议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合我国评级业发展的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