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0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以土地为核心的招商引资是中国县际竞争的主要表现之一。层层承包责任合约的施行将中国的土地权利向个人进行了事实上的界定,但这种界定又是不完全界定,因此必然导致"过度投资"。不过,后者在潜在人口红利以及欧美高工资、高福利导致超强国外吸收存在的条件下,反而催生了中国长期的高速增长。文章分析指出了土地招商县际竞争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以及随着约束条件的转变,中国经济需要进行的结构调整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2.
瓦尔拉斯以后,通过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来推导需求曲线,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来推导供给曲线,逐渐地成为了经济学的主流。然而这样推得的需求曲线既可能向下倾斜,也可能向上倾斜;这样推得的供给曲线,在垄断情况下就“不复存在了”;而且理论上讲,如果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那么寡头厂商、垄断竞争厂商也会没有供给曲线。如此,“剪刀模型”就没有实质的意义了。进一步,由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供给曲线是依赖于需求曲线的,如果以这样的供给曲线作为“剪刀模型”的供给曲线的话,那么“剪刀”的另一半就不存在了,“剪刀模型”就不成为“剪刀”模型了。本文探讨和回答:(1)“剪刀模型”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否是同一条曲线,二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2)应该怎样来理解和使用“剪刀模型”。  相似文献   
23.
前不久看了一部叫做《征服》的连续剧。讲的是黑社会团伙之间的火拼,以及黑社会成员与警察之间的侦破与反侦破故事。  相似文献   
24.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2,(19):38-38
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中国经济是否存在体制性的投资冲动和消费压抑?长期以来,中国依靠来自外部世界的强大吸收,并未出现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实现了年均26%的出口增长。但今时非比往昔,现在西方国家日子难过,也开始节衣缩食,透支未来消费的日子一去不返。中国出口受阻,原来的问题浮出水面。现在,中国进行结构调整已成共识。新的增长方式要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来实现。而促进消费是重点。  相似文献   
25.
货币的本质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1,(10):36-37
在本专栏开篇之前,先重提旧事。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为何爆发?历史学者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简单浅显的说法就是西方列强运来的鸦片后来被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所限制,从而影响了它们攫取中国财富的利益,进而爆发战争。宋子文则不这样看。他认为中国用白银从西方列强手中换鸦片,造成白银外流,在国内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是通货紧缩使得民生凋零的。解决的根本办法不是禁烟,而是货币改制,不用白银作货币。另一现象也颇可深思。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鲜有长期繁荣稳定的。从经济角度解释,是它们缺少金、银、铜等贵金属,货币制度具有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它们的经济不是通胀就是通缩,从而引起了政权的不稳。当前,通货膨胀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民间利率也在高位徘徊。通货膨胀说明货币多了,利率高企、企业融资难又说明货币不够。这个悖论如何解释?我们从货币本身就可找到相关原因。货币,货币,还是货币!从历史到现实,货币是经济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货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中核心的问题。研究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首先就应当从货币开始。从本期开始,请读者跟随本栏目,从认识货币、汇率的本质开始,探讨货币和汇率制度,直至对中国的经济实践作出理性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6.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2,(23):38-38
大家都在说,中国作为低端制造业生产基地的现状亟须改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利于未来发展。但是,"世界工厂"的确帮助中国解决了更广泛的人口就业问题。这对于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起点低、底子薄的中国来说,起到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百姓生活的作用,功不可没。未来,还要坚持发展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利于最广泛的人口就业,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7.
谢作诗 《商周刊》2012,(16):21-21
某著名体育品牌关停在华直属工厂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思考。有人认为,中国的“世界制造业大国”优势在于承接了很多国外转移过来的“夕阳产业”,需要尽早放弃这些仰仗人口红利的“夕阳产业”,发展高端产品。这种分析有一定逻辑,但把“中国制造”说成是低端产业、夕阳产业,其实不正确。  相似文献   
28.
谢作诗 《新电子》2014,(8):58-58
时下,雾霾和拥堵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通病。然而遗-感的是。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治理办法,是限号、限牌,限制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29.
谢作诗 《中国市场》2010,(20):39-41
中美之间的问题,东西方之间的问题,并不在于人民币汇率,而在于:柏林墙倒塌后,前计划经济国家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重新融入到世界市场,极大地增加了世界市场的劳动供给,而发达国家的高福利、高工资却没有因此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中国选择汇率稳定,是选择正确的货币制度。中国维护汇率稳定是为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的。  相似文献   
30.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武汉、杭州、成都、长春等多地陆续传出限购松绑的消息,已经有15个城市取消或调整限购政策。其中,仅呼和浩特、苏州、广州等4个城市有官方确认,其他城市均没有取消限购的正式通知.大多采用口头通知或执行层面的暗地松绑,日这一悄然松绑的态势正在向其他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