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合理保证是独立审计之精髓和核心概念,但在其理论中却无与之地位相称的探讨与分析。对此概念进行理论探讨与分析,不仅可以使业外人士了解独立审计、认识独立审计,而且还可以丰富独立审计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62.
浅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审计人员遭到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有人称之为注册会计师正面临着“诉讼爆炸”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这两个概念。事实上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也是一对联系紧密的概念,会计责任又常常影响...  相似文献   
63.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目标与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盛纹 《当代财经》2012,(4):122-128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谢盛纹 《财政监督》2011,(23):20-21
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独立审计,其自身质量的高低会影响这种作用的发挥。公司代理成本可以大致分为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管理层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以及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代理成本。通过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门化对这些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谢盛纹 《当代财经》2011,(3):120-129
文章以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具有降低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同时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后,发现文章的结论不受影响,选择具有较高审计行业专业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有利于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降低。此外,文章进一步基于法治水平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业性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随着法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6.
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舞弊审计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册会计师是否应该对管理舞弊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应负何等程度的责任等问题一直是审计界争论的问题.河南华为事务所诉讼案使得这一问题在国内成为现实,注册会计师应该就其未尽勤勉尽责负责.就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舞弊审计责任来说,"排除合理怀疑"是对"勤勉尽责"标准的另一种解说,通过对现有审计模式的改进,形成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新模式可以更好地促使注册会计师履行其管理舞弊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67.
审计证据充分性要求是审计职业规范对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现有的审计职业规范都是从审计证据数量方面上对之予以解释并提出相应要求,这种观点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予以很好的诠释。但是这种解释与要求与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实质性内涵是有偏误的,从人类认识论的视角上来说,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人员的一种内心确信状态。审计人员要确定这种内心确信状态还要结合具体环境及其自身专业能力与经验。  相似文献   
68.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关系契约 ,作为理性经济人 ,关系人参与企业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体现 ,自然要受到这些契约关系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影响。迄今为止 ,有关企业财务目标观点众多 ,比较典型的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者财富最大化”。这些观点和提法都有其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 ,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反映了人们对企业财务目标的一个认识过程。作为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 ,应该是同级、同阶段的事物、现象中的完全成熟的并…  相似文献   
69.
谢盛纹 《会计之友》2007,(25):94-95
本文主要讲述了美国《萨班斯--奥克利法》中创立的公共公司监督委员会PCAOB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盈余管理 (EarningsManagement)研究在国外会计学界只有 2 0年左右的历史。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它也刚刚开始凸现。对于这样一个毁誉参半、人喜人忧的新问题 ,笔者试述自己的一孔之见。一、盈余管理主体行为分析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一个主体 ,采取某种 (或某些 )行为必定有其动机使之然。所以人们认识盈余管理也可以换一个角度 ,即从行为学视角来认识它。管理当局既是代理人 ,也是自然人 ,具有“双重”人格 ,在他们开展其各种管理行为时 ,既要履行其代理人职责 ,又要谋求其个人利益 ,满足其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